[发明专利]文件的扫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2738.9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5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梅书慧;梁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曾旻辉 |
地址: | 51804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 扫描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文件的扫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文件进行工作和娱乐,人们所使用的文件可以是通过互联网下载到的,也可以是从移动存储介质中获取到的,还可以是与其他用户建立连接实现相互传输所得到的,因此,对于用户而言,通过各种途径所得到的文件以及用户所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中存在产生危害的可疑文件的可能性非常高,进而导致可疑文件中的病毒程序文件和木马程序文件大量泛滥,对用户的使用文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然而,在对各种文件进行可疑文件扫描时仅仅依赖于安装于本地的客户端引擎和本地病毒库,客户端引擎是杀毒引擎,而本地病毒库中所能够存储的用于查找可疑文件的病毒特征码有限,且存在于各种文件中的病毒程序文件以及木马程序文件数量在迅猛增长,远远超过了本地病毒库的更新速度,从而使得本地病毒库只能被动地加快更新速度。
由于本地病毒库所能够存储的病毒特征码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病毒程序文件以及木马程序文件,这将使得客户端引擎对文件所进行的可疑文件扫描存在着扫描效率不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查杀率的文件的扫描方法。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查杀率的文件的扫描系统。
一种文件的扫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枚举待扫描文件;
从所述枚举的待扫描文件中逐一获取所述待扫描文件的属性值,并向服务端传输所述属性值;
将所述属性值与服务端中存储的特征码进行比对,得到与所述属性值一致的特征码以及所述特征码所属的类别;
根据与所述属性值一致的特征码以及所述特征码所属的类别形成所述待扫描文件、属性值以及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记录于第一扫描结果中。
一种文件的扫描系统,包括客户端以及服务端;
所述客户端包括:
枚举模块,用于枚举待扫描文件;
属性值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枚举的待扫描文件中逐一获取所述待扫描文件的属性值,并向服务端传输所述属性值;
所述服务端包括:
数据库,用于存储特征码以及所述特征码所属的类别;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属性值与存储的特征码进行比对,得到与所述属性值相一致的特征码以及所述特征码所属的类别;
对应关系形成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属性值一致的特征码以及所述特征码所属的类别形成所述待扫描文件、属性值以及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记录于第一扫描结果中。
上述文件的扫描方法及系统,将待扫描文件的属性值传输到服务端中,通过与存储在服务端中的特征码及其类别进行比对实现文件的安全性和危险性识别,由于突破了客户端存储限制的服务端可存储大量的特征码,并且服务端可最快最及时地更新特征码,使得服务端中的特征码较为全面,大大提高了文件的扫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文件的扫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文件的扫描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文件的扫描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文件的扫描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图4中根据第一扫描结果确定进行本地扫描的待扫描文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文件的扫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扫描文件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文件扫描的方法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枚举待扫描文件。
本实施例中,在开启病毒查杀软件或者木马查杀软件的扫描引擎时,用户通过扫描引擎的查杀页面生成扫描请求,并将生成的扫描请求由IPC模块(进程间通信模块)发送到系统的底层硬件,进而通过系统的底层硬件将这一扫描请求发送到服务端中,扫描引擎以及服务端通过接收到的扫描请求获知需要进行扫描的文件,以根据扫描请求对待扫描文件进行针对性地扫描。IPC模块界于扫描引擎的查杀页面和底层硬件之间,用于实现杀查杀页面与底层硬件之间的通信,进而实现了扫描引擎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27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高白度精制棉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仿不锈钢铝材表面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