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传动组合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3280.9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尹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1/00 | 分类号: | F04C1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46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传动 组合 | ||
技术领域
多级传动组合泵属于容积泵技术领域,尤其指具有减速功能的多级传动组合泵。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的常用设备,对于水之类流动性好的液体,输出速度快一点没关系,一般泵都能胜任,但输送粘度高、密度大的重油、泥浆等液体就不行了,因为传动功率大、磨损大,转速快不了,业内人士把这种慢转速的泵归类统称为容积泵,因为要求转速慢,非得在电动机和泵之间接上减速箱,势必造成占地体积庞大、安装调试工作量大,在安装精度不够的时候还会降低传输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传动组合泵,直接在泵体内把电机传输的转速降低,省去减速箱,达到安装方便、体积小、吸排效率高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级传动组合泵,包括传动轴、泵壳、螺旋转子、输液口,传动轴由电机传递的扭矩带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多级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的多级齿轮传动机构,其第一级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其末级齿轮还同轴固定了同步齿轮和螺旋转子,与该同步齿轮啮合的另一个同步齿轮转轴上也固定了另一个螺旋转子,两个螺旋转子也处于啮合状态。在螺旋转子旋转的时候,在泵壳内部的一侧形成负压,在相对的另外一侧形成正压,把液体从泵壳的进料输液口输送到泵壳的出料输液口。
本发明使用时,传动轴和动力源连接,通过多级齿轮机构的传递,转速逐级降低,能满足输送粘稠液体的需要。由于采用了在泵壳内减速,所以结构紧凑、体积小、吸排效率高。由于采用齿轮减速方式,所以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无须很高。只要改变动力源旋转方向,泵体的进出口可以互相更换,双向吸排。由于在二个螺旋转子上都有同步齿轮在输送动力,所以螺旋转子的啮合旋转强劲有力、稳定顺畅,输送压力大的液体时不会出现漏液倒流的现象;在输送高粘度、高扬程的液体时,其自吸能力强、输送压力大的优点尤为凸现。需要时,把几台多级传动组合泵进出口串接在一起,可以获得更高的扬程。
附图说明
图1为多级传动组合泵立体图(为使图形简洁,删除机壳连接螺丝等标准件);
图2为多级传动组合泵剖视图;
图3为转子部件立体图;
图4为转子部件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传动轴 , 2泵壳,21 输液口,22固定底脚,31一级小齿轮,32一级大齿轮, 41二级小齿轮,42二级大齿轮,51同步齿轮A,52同步齿轮B,61螺旋转子A、62螺旋转子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多级传动组合泵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传动轴1 ,泵壳2, 输液口21,一级小齿轮31,一级大齿轮32,二级小齿轮41,二级大齿轮42,同步齿轮A51,同步齿轮B52,螺旋转子A61,螺旋转子B62。
从图1、图2可以看到,带有键槽的传动轴1伸出在泵壳2外面,泵壳2是用多级壳体固定连接组成的,泵壳2相对于螺旋转子6的位置上设置了容纳液体进出的前后二个输液口21。泵壳2上还设置了固定底脚22。
从图3、图4可以看到,传动轴1的转轴上固定了一级小齿轮31,与一级大齿轮32互相啮合;一级大齿轮32的转轴上固定了二级小齿轮41,与二级大齿轮42互相啮合。二级大齿轮42的转轴上固定了同步齿轮A51和螺旋转子A61;和同步齿轮A51啮合着的同步齿轮B52,其转轴上固定着螺旋转子B62。本实施例的螺旋转子A61和螺旋转子B62呈螺旋扭转的三叶状,在同步齿轮A51、同步齿轮B52的带动下,互相啮合着旋转,两个螺旋转子把对应位置的泵壳2内部分隔成二个区域,一侧是负压区,连接着泵壳2的进料输液口;对面一侧是正压区,连接着泵壳2的出料输液口21。改变传动轴1的旋转方向,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可以互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例如把二级传动改变为三级或更多级传动,藉以增大速比等,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32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