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3781.7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曾碧榕;许延利;许一婷;吴卫明;戴李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江苏常盛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51/00;C08L55/02;C08L25/12;C08L33/12;C08K13/02;C08K3/26;C08K3/36;C08K3/34;C08K3/30;C08K5/02;C08K5/136;C08K5/06;C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陈永秀;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发泡 全塑仿 木材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及按质量比的配比为:聚苯乙烯100,高抗冲聚苯乙烯20~40,树脂10~15,无机填充材料2~5,阻燃剂15~25,抑烟剂5~15,发泡剂0.5~1.5,泡孔调节剂0.5~2,着色剂0.5~2,助剂1.5~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选自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充材料选自CaCO3纳米颗粒和SiO2纳米颗粒,或CaCO3纳米颗粒和SiC纳米颗粒,或CaCO3纳米颗粒和BaSO4纳米颗粒;其中按质量比,CaCO3纳米颗粒为1~3,SiO2纳米颗粒或SiC纳米颗粒或BaSO4纳米颗粒为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由含卤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和三氧化二锑组成,按质量比,所述含卤阻燃剂∶无机阻燃剂∶三氧化二锑可为(6~11)∶(5~10)∶(4~7);所述含卤阻燃剂选自六溴环十二烷、四溴双酚A、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阻燃剂选自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抑烟剂选自钼酸锌/氧化铁/氧化锌/氧化亚铜混合物,硼酸锌,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包括吸热型发泡剂和放热型发泡剂,按质量比,吸热型发泡剂∶放热型发泡剂为1∶(0.5~2);所述吸热型发泡剂选自碳酸铵,碳酸氢铵,NaHCO3发泡剂,AC/NaHCO3复合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复合物发泡剂,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复合物发泡剂,CF系列发泡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放热型发泡剂选自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偶氮甲酰胺甲酸钾发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F系列发泡剂为CF-5505发泡剂、CF-210发泡剂、CF-420发泡剂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孔调节剂为聚丙烯酸酯类;所述助剂包括紫外线吸收剂、润滑剂、木香剂和分散剂,按质量比,紫外线吸收剂0.2~0.5,润滑剂0.2~0.5,木香剂0.4~0.7,分散剂0.7~1.3;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所述润滑剂选自聚乙烯蜡、锂复合皂基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氨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木香剂选自云木木香油、檀木木香油、香樟木香油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含端羧基聚丙烯酸丁酯低聚物;所述着色剂选自无机颜料、有机颜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颜料选自氧化锌、氧化铁红和炭黑复合颜料;所述有机颜料选自联苯胺黄、喹吖啶酮紫、永固黄HR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分配比将助剂、着色剂、阻燃剂、抑烟剂、发泡剂和泡孔调节剂混合,得到混合料A;
2)将树脂和无机填充材料干燥;
3)按配比将聚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和无机填充材料,以及混合料A混合,得到混合料B;
4)将混合料B造粒,将所得的粒料成型,得无卤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阻燃型微发泡全塑仿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干燥是在80℃下干燥2h;
在步骤4)中,所述造粒最好将混合料B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造粒挤出的温度最好为150~170℃;所述成型最好将所得的粒料在挤出机中挤出加工成型或通过注塑设备注塑成型;所述挤出加工成型的挤出温度最好为150~200℃,螺杆转速最好为6~10r/min;所述注塑成型的注塑设备的注射压力最好为60~120MPa,保压压力最好为30~40MPa,喷嘴温度最好为170~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江苏常盛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学;江苏常盛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37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