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油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4727.4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2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之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之乾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16H37/1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油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自动换向减速机来换向的抽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抽油机的设计过程中,在不采用变频器进行软启动时,主要是按电动机单独提升配重块时需要的输出扭矩作为计算依据,电动机的功率选择普遍偏大。比如6-12、即700A型抽油机普遍采用37Kw—6的电机,具有设备投资大、起动电流大等不足。
目前抽油机(游梁机除外)的换向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采用减速机输出端的机械换向方式。这种换向方式体积庞大,占用了配重块往复行程的空间,从而导致了抽油机整个机架的高度偏大,也就加大了机架的不稳定性。另外,该种换向器寿命短、维修维护不方便。第二种是采用电器方式控制电动机正反转从而实现抽油机的换向。其缺点是,电器控制部分复杂、造价昂贵、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高效节能、投资成本少、传递扭矩大、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维修维护简便的抽油机。
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抽油机,其特征在于由底座、立式机架、电机、液力偶合器、自动换向减速机、上链轮、下链轮、链条、滚筒、柔性皮带、配重块、抽油机连接器组成,电机与自动换向减速机通过液力偶合器相连接,抽油机利用自动换向减速机来换向。
其中的自动换向减速机设有壳体,输入轴和输出轴分别经轴承与壳体相连接,输入轴和输出轴经齿轮组相连接,主动齿轮设有连接内齿并经轴承过渡与输入轴相连接,被动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两套齿轮组,以及换向机构,在输入轴上的两个主动齿轮之间设有拨轮,拨轮与输入轴经花键相连接,拨轮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外齿,两个主动齿轮设有与拨轮连接外齿相吻合的连接内齿,换向机构设有凸轮支座、杠杆支座、换向轮支座和弹簧支座,凸轮、杠杆和换向轮分别与凸轮支座、杠杆支座和换向轮支座相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弹簧支座相连接,换向轮上分别设有主动偏心销轴和被动偏心销轴,杠杆一端与凸轮顶杆一端相连接,凸轮顶杆另一端与凸轮间歇接触,杠杆另一端分别与弹簧的一端相连接、与换向轮连杆的一端相铰接,换向轮连杆的另一端与主动销轴相铰接,拨叉连杆的一端与被动销轴铰接,拨叉连杆的另一端与拨叉铰接,拨叉与输入轴上的拨轮相连接,通过凸轮的旋转可以使拨叉摆动,以驱动输入轴上的拨轮与主动齿轮处于啮合或分离状态,当拨轮与第一组主动齿轮处于啮合状态时,主动齿轮随输入轴一起旋转并经被动齿轮带动输出轴旋转,当拨轮与第一组的主动齿轮脱离而与第二组齿轮的主动齿轮相啮合,使第一组齿轮的主动齿轮不随输入轴旋转,第二组齿轮的主动齿轮经被动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
本发明可以设有同步驱动齿轮组,同步驱动齿轮组的主动齿轮与输入轴相连接,被动齿轮与凸轮轴相连接,当输入轴旋转时,凸轮轴也随着旋转,从而带动拨叉进行摆动,改变输出轴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还可以设有外挂齿轮组,外挂齿轮组的主动齿轮与动力输入轴相连接,被动齿轮与输入轴相连接。
本发明中两套齿轮组中,一套齿轮组的齿轮数为偶数,另一套齿轮组的齿轮数为奇数,以使输出轴实现正转和反转。
本发明中两套齿轮组的传动比相同,以使输出轴正、反转的圈数相同。
本发明中的同步齿轮组的传动比i2与输出轴一个工作周期内N的转数满足关系式:aNns= n3i2。其中:a为凸轮每旋转一圈完成的换向次数;N为一分钟内输出轴完成正反转次数、即完成工作周期数;ns为输出轴一个工作周期内的转数(正、反转转数之和);n3为凸轮的转速;i2为同步齿轮组的传动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之乾,未经刘之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4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式洗涤机
- 下一篇:包含沉淀二氧化硅的隔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