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4815.4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8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巧;北山真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35/02 | 分类号: | B62D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冬梅;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流装置,尤其是设置于车辆的轮罩护板(ホイ一ルハウス)前部的具有襟翼(フラツプ)部的车辆用整流装置,特别涉及形成避开后方部件的方向的气流,同时实现阻力减小的车辆用整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已知在收纳车轮的轮罩护板的前方,设置具有面对车辆前方侧的襟翼部的整流装置。这种襟翼具有暂且挡住来自前方的气流,使流动的方向向侧方及下方变化,使其与位于后方的车轮及其它部件不以垂直或者近似垂直的角度接触,从而减小作为车辆整体的阻力的功能。
这样为了改变气流的流动,使襟翼的前面部相对于流动成为垂直的平面状时,效率较高,因此现有的大部分襟翼形成为大致平面状。
但是,在襟翼为这样的平面形状的情况下,气流相对于襟翼的前面大致垂直地接触,由此存在的问题是襟翼自身产生的阻力增大而削弱作为车辆整体的阻力减小效果。
对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配置于轮罩护板的前方的整流装置即轮胎偏转器(タイヤデフレクタ)设计为车辆前方侧形成突出的马蹄形状的平面形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01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的整流装置中,虽然减小了整流装置自身产生的阻力,但两端部的气流的方向和行驶风的流入方向大致平行,因此不易得到改变气流的方向且气流不易吹向车轮等的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形成避开后方部件的方向的气流,并且减小阻力的整流装置。
本发明通过如下的解决手段来解决上述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流装置,其包括襟翼部和突起部,
所述襟翼部具有大致沿使用所述整流装置的物品的宽度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前面部,
所述突起部从所述襟翼部的所述前面部向前方突出,并且所述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相对于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前面部上的基部缩窄而形成,
从而使得使用所述整流装置的物品在运动时所述突起部的突出部分和所述襟翼部的所述前面部引导流动的气流的行进方向,向避开配置于所述整流装置后方的部件的方向变化;所述向前方突出是向所述物品的运动方向突出。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襟翼部的前面部可设置成使在所述物品运动时沿所述突起部的表面流动的气流的行进方向,以向物品宽度方向外侧、物品宽度方向内侧、下方侧之中至少一个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增大的方式变化。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突起部的突出部分可被配置在气流相对于襟翼部的前面部大致垂直流入的部位或者其附近。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襟翼部的前面部中的突起部的基部的周围区域可被形成为大致平面状。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相对于襟翼部的前面部的突出量可为20-80mm,优选为30-60mm,更优选为50mm。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的相对于襟翼部的前面部的突出量可为50mm以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的端部可形成为凸曲面状,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的端部和基部之间的所有表面可以是平滑的,所述表面之间相接处可呈弧形角部,以利于气流沿所述突起部的表面平滑地流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突起部可形成为在物品宽度方向上较在上下方向上长。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突起部可呈大致四角锥形。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的端部和基部之间的部分表面可以是平滑的微凸曲面状或平滑的微凹曲面状。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襟翼部和突起部可以是整体成形的,或由各部件组合而构成。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整流装置可用于车辆中,设置在收纳车轮的轮罩护板的前方,并从车体向下方突出。
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在突起部中突出部分的端部相对于基部的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可偏离地配置在车宽度方向内侧。
此外,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整流装置中,可以设置多个突起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用整流装置,其中,该车辆用整流装置在收纳车轮的轮罩护板的前方,从车体向下方突出配置,其具备襟翼部和突起部,所述襟翼部具有大致沿车宽度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前面部,所述突起部由从所述襟翼部的所述前面部向车辆前方突出且突端部侧缩窄而形成,所述襟翼部的所述前面部使在车辆行驶时沿所述突起部的表面流动的气流的行进方向,向避开配置于后方的部件的方向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4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表夹板用夹具
- 下一篇:电动调整装置和拼接显示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