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导光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5399.X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忠志;王铭禧;王荷正;邱俊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3/00;G02F1/13357;G02B6/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咀广***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机构及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侧入式导光机构及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制造技术不断的演进,目前3D液晶显示器已经能够商品化。3D液晶显示器相较于一般2D显示器需要较高亮度的背光模块,其光源大多采用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
然而,使用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容易造成亮度不均匀的热点(hot-spot)问题,需要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升亮度的均匀性,以改善热点现象的导光机构,并提供一种包含所述导光机构的背光模块。
本发明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机构及数个发光单元。导光机构包含:一导光板及至少一个二次光学元件。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一位于出光面相反侧的背面,及一连接出光面周缘及背面周缘的侧边。二次光学元件与导光板的侧边相接,且具有一连结面、一底面及一反射面,连结面与导光板的侧边相接且相邻导光板背面的一侧延伸超出背面,底面与连结面超出背面的底缘连接且与背面面朝同一方向,反射面概呈弯曲状地连接连结面相邻出光面的一侧及底面远离连结面的一侧。发光单元分别对应二次光学元件设置,且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射入二次光学元件,通过连结面与导光板的侧边相接处射入导光板,再由出光面射出。
较佳地,二次光学元件的底面为入光面并设有微结构,且发光单元朝向底面设置。
较佳地,二次光学元件的连结面超出背面的部分为入光面并设有微结构,且发光单元朝向连结面超出背面的部分设置。
较佳地,背光模块还包含一反射片及一反射框罩,反射片位于导光机构的一侧并与导光板的背面相对,且发光单元位于导光机构与反射片之间。反射框罩位于导光机构的相反于反射片的一侧,并露出导光板的出光面。
较佳地,二次光学元件与导光板一体形成。
较佳地,二次光学元件的反射面由多个连续切面构成。
较佳地,各发光单元为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或为多晶封装的发光二极管灯板(COB灯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二次光学元件先将由发光单元射入的光线发散,再射入导光板,可以避免局部光线集中产生的热点现象,从而能使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亮度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2是一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机构与发光单元的对应关系;
图3是一类似图2的视图,说明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机构与发光单元的对应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且图中元件并未依据实际尺寸比例绘制,只用来辅助说明。
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导光机构1、数个发光单元2、一反射片3、一反射框罩4及一背板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5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