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条烟高架传输拥堵检测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6378.X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许录平;张华;李沃恒;冀爱民;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烟高架 传输 拥堵 检测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故障检测与识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节点位置识别实现条烟高架传输拥堵检测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条烟高架传输系统是烟厂成品条烟运输的一种自动化系统,它将大量人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的提高了烟厂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条烟高架传输系统以机械结构为主,包括传输带和动力系统,其部件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差,导致条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阻塞现象,特别是在两个轨道相接和轨道弯道处,阻塞的频率更高。由于高架传输系统速度很快,一般安装在厂房顶部,一旦出现阻塞现象,必须及时停机,清理阻塞,否则后续大量的条烟依次拥堵,短时间内大量条烟将堆积并从高架传输系统上滑落,这时候再停机清理不仅造成了人力、材料的大量损失,更严重的是停机耽误生产,而生产效率在卷烟生产中是要首先保证的。从高架传输系统上滑落的条烟必须回收,回收过程要额外耗费人力,其中还存在原料损失问题,清理高架系统上的拥堵烟道也是费时费力的工作。高架传输系统生产厂也在努力减少或消除这种拥堵现象,不过对于这种具有不确定性偶发故障,重复故障过程很难,一般也只能通过改进工艺和施工条件以减少故障发生概率或减小故障发生后的损失。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盲目性,有时花费较大代价也无法达到特定目标。相比而言,更为通用的办法是实时监控传输带,及时发现故障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映,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条烟高架传输拥堵检测方法及装置,实现条烟高架传输全轨道监视、检测和报警的功能,以减少故障发生后导致的人力、物力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
直线轨道检测单元,使用带方波调制的红外对射式原理检测条烟高架传输直线轨道上的拥堵情况,利用链式方法确定拥堵位置,通过串行总线上报。
所述直线轨道检测单元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探测器模块、串联电阻链、AD采样模块;该红外发射模块由红外发光管和调制电路构成,其中调制电路为频率为30kHz的自谐震荡器,通过基本运放电路驱动红外发光管以30kHz频率发射红外光;红外探测模块接收该调制红外光,转换为电方波信号,控制内部开关,控制方法为通过带通滤波器检测是否有30kHz方波,若检测到方波信号,内部开关打开,否则内部开关闭合;该内部开关与拥堵检测链的节点相连,当开关闭合时该开关将检测链节点参数通过导线送至采集模块;该检测链节点参数在与其相连的红外探测模块内的开关闭合时被采集模块采样,采样数据送入处理器利用位置解算方法定出节点位置;
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探测模块共同完成直线轨道上的拥堵检测,检测原理为:没有发生拥堵时,红外探测将间歇性接收到来自红外发射模块的信号,否者,发生拥堵时,光路将持续被遮挡,红外探测器将收不到来自红外发射模块的信号;
所述检测链是一系列带有位置参数的节点的串联,每个节点进行编号并在安装时赋予位置意义;
所述节点编号是从源端算起,到该节点所经过的节点数;
所述位置解算方法为设定节点间参量差为定值δυ,再用某个节点的参量除以δυ可以得到该节点相对于源端的节点数n,若安装时赋予每个节点以位置意义,在得到节点数后就可以解读节点位置;
所述的链式安装,其探测节点按检测间距要求安装于传输带的量测,使红外对射光线从传输带表面通过,同时能被传输带上通过安装点处的条烟所遮挡;探测节点也可以安装于一段传输带的两端,红外对射光线略高于所运输条烟上表面,当发生拥堵情况时,光线被拥堵的条烟遮挡。
本发明优点包括:
1)利用红外对射方式检测条烟拥堵具有简单、可靠、成本低的特点;
2)利用带有位置标定的电阻链定位拥堵位置实现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通信协议和布线、布网。
四、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条烟高架传输拥堵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包括直线轨道检测单元,以及曲线轨道与螺旋轨道检测单元;其中直线轨道检测单元采用链式位置测量方法对直线型轨道上的拥堵情况进行检测,曲线轨道与螺旋轨道检测单元原理上与直线型轨道检测方法一样,在位置标定和安装方法上存在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6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硫化模具快速更换装置
- 下一篇:气氛置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