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细旦纺丝中改变侧吹风机风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8977.5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翟涛;文涛;钮彦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一丞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2 | 分类号: | D01D5/0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丝 改变 吹风机 风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细旦纺丝中改变侧吹风机风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纺丝喷丝板下方就是侧吹风,通常侧吹风使垂直于丝道的,这样,风是从垂直于丝束运动的方向吹过来,风的方向与丝运动方向垂直,对丝束的运动造成干扰,是导致POY丝条件变大的主要因素之一。现有的装置,一般是采用侧吹风低-高的组合方法,即在侧吹风靠近喷丝板,吹风速度较低,对丝束的影响低。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对侧吹风的设备改动较大,技术方案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细旦纺丝中改变侧吹风机风向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细旦纺丝中改变侧吹风机风向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侧吹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喷丝板的出丝口下端一侧的侧吹风机、设置在侧吹风机风向相对侧的侧吹风挡板,其中侧吹风挡板上端部设有多个斜挡板,所述方法具体如下:(a)、将侧吹风挡板上端部安装多块斜挡板,固定设置在侧吹风机的相对侧,且由喷丝板喷出的丝束从侧吹风挡板与侧吹风机中间穿过;(b)、工作时,将步骤(a)的侧吹风机打开,则侧吹风机的风向垂直与由喷丝板喷出的丝束运动方向,吹向侧吹风挡板,然而侧吹风机的风的上部分吹向斜挡板,下部分吹向侧吹风挡板;(c)、由步骤(b)中的斜挡板将侧吹风机的风进行分解,形成沿斜挡板倾斜方向的改变,与丝束运动的方向大体一致,同时吹向侧吹风挡板的下端的风,被侧吹风挡板挡回,形成回流与再次吹过来的风,构成了平衡,不改变丝束的运动方向,因此通过侧吹风挡板实现改变侧吹风机的风向。
优选地,侧吹风挡板设置在出丝口下端20cm处,且侧吹风挡板的长度为5~10cm。
更优地,侧吹风挡板的长度为8c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侧吹风挡板与侧吹风机两相对面的宽度相同,且侧吹风挡板的长度大于等于侧吹风机长度,侧吹风挡板将侧吹风机的风向进行分解和改向,使得的风向和丝束的运动方向大体一致。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侧吹风挡板,将侧吹风机的风向拦截且进行分解,分解成反方向的风向和由侧吹风挡板上的斜挡板形成的斜向下吹的风向,使风的方向与丝束运动方向大体一致,减少了侧吹风机对丝束的干扰,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侧吹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喷丝板;10、出丝口;2、侧吹风机;3、侧吹风挡板;30、斜挡板;4、丝束;5、上油装置;6、卷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用于细旦纺丝中改变侧吹风机风向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侧吹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喷丝板1的出丝口10下端一侧的侧吹风机2、设置在侧吹风机2风向相对侧的侧吹风挡板3,其中侧吹风挡板3上端部设有多个斜挡板30,所述方法具体如下:(a)、将侧吹风挡板3上端部安装多块斜挡板30,固定设置在侧吹风机2的相对侧,且由喷丝板1喷出的丝束从侧吹风挡3板与侧吹风机2中间穿过;(b)、工作时,将步骤(a)的侧吹风机2打开,则侧吹风机2的风向垂直与由喷丝板1喷出的丝束运动方法,吹向侧吹风挡板3,然而侧吹风机2的风的上部分吹向斜挡板30,下部分吹向侧吹风挡板30;(c)、由步骤(b)中的斜挡板30将侧吹风机的风进行分解,形成沿斜挡板30倾斜方向的改变,与丝束4运动的方向大体一致,同时吹向侧吹风挡板3的下端的风,被侧吹风挡板3挡回,形成回流与再次吹过来的风,构成了平衡,不改变丝束4的运动方向,因此通过侧吹风挡板3实现改变侧吹风机2的风向。
上述的侧吹风挡板3设置在出丝口10下端20cm处,且侧吹风挡板3的长度为为8cm。侧吹风挡板3与侧吹风机2两相对面的宽度相同,且侧吹风挡板3的长度大于等于侧吹风机2长度。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侧吹风挡板3,将侧吹风机2的风向拦截且进行分解,分解成反方向的风向和由侧吹风挡板3上的斜挡板2形成的斜向下吹的风向,使风的方向与丝束4运动方向大体一致,减少了侧吹风机2对丝束4的干扰,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一丞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一丞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8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双压盖精密式管道补偿器
- 下一篇:齿轮类零件的高温变碳势快速渗碳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