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菌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9021.7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8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来;唐彩乐;曲哲;张洪;曹明章;张华东;王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42 | 分类号: | A01N43/42;A01N43/4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常见的霜霉病有瓜类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烟草霜霉病、莴苣霜霉病、大豆霜霉病、甘蔗霜霉病、荔枝霜疫霉病等。
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田间种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大、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春未夏初或秋季连续阴雨天气最易发生,病害严重时可造成30%~70%产量损失。
氟啶胺属2,6-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链格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病菌非常有效。英文通用名:Fluazinam化学名称: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α,α,α-三氟-2,6-二硝基对甲苯胺分子式:C13H4Cl2F6N4O4氟啶胺可以防治的具体病害有黄瓜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番茄晚疫病,苹果黑星病、叶斑病,梨黑斑病、锈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燕麦冠锈病,葡萄灰霉病、霜霉病,柑橘疮痂病、灰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草坪斑点病等。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的灰葡萄孢病原菌也有良好效果,而且氟啶胺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
但是氟啶胺目前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高,并且长期单独使用也有很大的抗性风险。
将氟啶胺与其它结构的农药有效成分组合进行复配,是解决其单剂应用过程中成本和抗性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不同结构的农药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还有助于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氟啶胺和喹啉铜混用防治病害的报道,也没有进行任何相关的试验,更没有相关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效作用明显,对霜霉病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抗性风险低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意外的发现氟啶胺和喹啉铜以一定的比例混配后,对霜霉病等病害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所述喹啉铜,英文名称oxine-copper,化学名称8-羟基喹啉铜,分子式C18H12CuN2O2。
喹啉铜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残留的有机铜螯合物,对真菌、细菌性等病毒具有良好预防和治疗作用。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严密的保护膜,抑制病菌萌发和侵入,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对作物安全。
有机喹啉和铜盐具有双重杀菌活性,根源在于其作用机理独特。有机喹啉抑制病菌孢子新陈代谢,控制细胞再次分裂和分化,同时螯合铜离子被萌发的病原菌孢子吸收,直接在病原菌内部杀死孢子细胞,从而达到防病的作用。对作物由真菌、细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均有显著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并且刺激植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叶片浓绿,净化果面,增加产量,改善品质,适用于果树,蔬菜,瓜菜,烟草等多种作物多种病害的防治。
氟啶胺和喹啉铜是本领域公知的杀菌剂,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获得。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A)氟啶胺与(B)喹啉铜,A与B质量比为1∶80~80∶1,优选比例为1∶40~40∶1,更优比例是1∶20~10∶1。
该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与助剂和填料可以加工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A与B的累积质量百分含量为5%~80%。
上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除包括有效成分A与B之外,还包括助剂和其它有助于药效发挥的物质。水乳剂包括有机溶剂、助溶剂、分散剂、乳化剂和水;悬浮剂包括水、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和润湿剂;可湿性粉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水分散粒剂包括分散剂、崩解剂、填料和湿润剂。以上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例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9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检索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简报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