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疏松砂岩稠油油藏近井解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9525.9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林;房茂军;梁丹;孙福街;蒋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E21B28/00 | 分类号: | E21B28/00;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松 砂岩 油油 藏近井解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松砂岩稠油油藏近井解堵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来说,由于原油粘度高、地层胶结疏松,海上油田经济高效开发对产量的要求高等,地层微粒的运移不可避免,势必造成近井地带的油层堵塞,由于防砂措施及地层微粒运移造成近井储层的淤塞(细粉砂、泥、胶质、沥青质),导致初期产量递减。常规解决方法是依靠化学试剂或水力冲洗修井,但化学酸洗同时也腐蚀井下工具;水力冲洗易形成二次污染,作用范围小,不能改变近井污染带的岩石颗粒构架;常规措施使得工具反复起下井,施工周期长,作业成本高。寻求作用长久、效能高、成本低的近井地带解堵措施成为当前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开发当中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疏松砂岩稠油油藏近井解堵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疏松砂岩稠油油藏近井解堵装置包括内套筒和设于所述内套筒内且可沿所述内套筒的轴向移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上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游离端设有球阀;所述内套筒上近所述球阀的端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套筒的直径;所述活塞上与所述球阀的位置相应处设有通孔,所述球阀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等;所述内套筒上套设有外套筒,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之间设有环腔;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上设有封隔器;所述封隔器上设有至少两个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且可沿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上下移动;所述动力装置、滑杆和内套筒均与机械传动装置相连接。
上述的解堵装置中,所述活塞上套设有套筒,所述活塞可沿所述套筒的内壁上下滑动,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解堵装置。
上述的解堵装置中,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设有扶正器,可确保所述解堵装置居中,不产生左右滑动。
上述的解堵装置中,所述封隔器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滑杆,以对所述封隔器进行均匀的挤压和拉伸;当所述滑杆挤压所述封隔器时,所述封隔器堵塞所述外套筒与地层中的套管之间的环空;当所述滑杆拉伸所述封隔器时,所述封隔器会打开所述外套筒与地层中的套管之间的环空;所述封隔器可由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的橡胶材料制成。
上述的解堵装置中,所述套筒的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定所述套筒与地层中的套管之间的环空的压力。
上述的解堵装置中,所述机械传动装置通过电缆与电源相连,为所述滑杆、动力装置和内套筒的上下滑动提供动力。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疏松砂岩稠油油藏近井解堵装置,通过井下产生持续的“低频”、“高幅”干扰,扰动波把“动能”从井底向近井地带传递,振动近井淤塞带内的砂、泥、胶混合物,并重组砂桥架构,使得孔道中的堵塞物产出,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改善近井地带的渗透性,油井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近井解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如下:1内套筒、2动力装置、3拉杆、4球阀、5活塞、6通孔、7外套筒、8封隔器、9滑杆、10套筒、11扶正器、12压力传感器、13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9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