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用蓄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9539.0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6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兼重将浩;中根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2/1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用蓄电 装置 | ||
1.一种车载用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池块,其具备金属制的外壳及收纳在所述金属制外壳内的多个电池单元;
控制装置,其具备金属制的框体及安装有电子部件且收纳在所述金属制的框体内的电路基板,该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块的上表面而监视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物理状态,
所述框体具备上表面敞开的有底的壳体和对所述壳体的敞开面进行密闭的罩,
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上形成有从底板的上表面向壳体内方突出的内侧凸起部和从底板的下表面向壳体外方突出的外侧凸起部,
所述电路基板设置在所述内侧凸起部的上表面,
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有收容所述外侧凸起部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所述电池块,
所述框体跨多个所述电池块的外壳上表面而进行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安装有引线部从下表面突出的连接器,
与所述连接器对置的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上表面设有使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壳体进行热接触的热传导构件,所述热传导构件与所述电路基板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载用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突出的所述引线的突出长度为S1、所述底板的内侧凸起部的突出高度为S2、从所述内侧凸起部的前端到所述电池块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的距离为S3时,设定为S2<S1<S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用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部由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外侧的密封板堵塞,
在从所述内侧凸起部的前端到所述密封板的与所述电路基板对置的上表面的距离为S4时,设定成S2<S1<S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用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板是在与所述框体的内部相面对的单面上设有绝缘剂的金属板、或在两面设有绝缘剂的金属板、或在两面均未设置绝缘材料的金属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用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底板下表面设有包围开口部的突部,所述密封板设置在由所述突部包围的阶梯部,在所述密封板的厚度为S5、所述突部的突出高度为S6时,设定为S5≤S6。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用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底板下表面设有包围开口部的突部,
所述密封板设置在由所述突部包围的阶梯部,
在所述密封板的厚度为S5、所述突部的突出高度为S6、从所述突部到所述电池块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的距离为S7时,设定为S6<S5<(S6+S7)。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用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侧面突出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凸起部,
在所述罩上突出设置有沿着所述壳体的各凸起部向侧方突出的多个凸起部,该凸起部的上表面突出设置成比所述罩的上表面低出高低差S8,
所述壳体的凸起部与所述罩的凸起部通过螺钉进行紧固,该螺钉包含从所述壳体的凸起部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高度S9的上表面部,且S9<S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未经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95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级喷射冲击式水轮机
- 下一篇:DKK-1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