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元件及其插针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9948.0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1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叶昌幸;蔡伟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电路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8 | 分类号: | H01L23/498;H01L2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姜燕;邢雪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插针的半导体电子元件。
背景技术
参照图1A,其是显示公知的电子元件(例如、中央处理器)的插针10,包括一针脚11以及一底座12。底座12具有圆锥形构造。参照图1B,当插针10被植于基材20之上时,插针10向下插入焊材30之中,并接触导电材40。接着,参照图1C,电子元件进入回焊工艺,以排除焊材30中的气泡空洞31,然而,在回焊工艺中,插针10容易发生歪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为了欲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电子元件,包括一基材、多个电极垫、一焊材以及多个插针。电极垫形成于该基材之上。焊材设于所述多个电极垫上方。插针接触该焊材,并电性连接所述多个电极垫,其中,至少一插针包括一针脚以及一基座。基座设于该针脚的一固定端,其中,多个开口形成于该基座之上,并沿一轴向贯穿该基座,该轴向平行于该针脚。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插针,包括:一针脚;以及一基座,设于该针脚的一固定端,其中,多个开口形成于该基座之上,并沿一轴向贯穿该基座,该轴向平行于该针脚。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包括:一基材;多个电极垫,形成于该基材之上;一焊材,设于所述多个电极垫之上;以及多个插针,接触该焊材,并电性连接所述多个电极垫,其中,至少一插针包括:一针脚;以及一基座,设于该针脚的一固定端,其中,一开口形成于该基座之上,并沿一轴向贯穿该基座,该轴向平行于该针脚,所述多个开口为一槽孔,该槽孔呈环状,并延伸环绕该基座的中心。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插针,包括:一针脚;以及一基座,设于该针脚的一固定端,其中,一开口形成于该基座之上,并沿一轴向贯穿该基座,该轴向平行于该针脚,所述多个开口为一槽孔,该槽孔呈环状,并延伸环绕该基座的中心。
申请人发现,在回焊工艺中,气泡在逸散的过程中,容易推挤底座,而使得插针发生歪斜,此为插针发生歪斜的真正主因。
应用本发明,在回焊工艺中,焊材中的气泡空洞会直接通过所述多个开口而逸散,并不会推挤基座,因此可有效防止插针发生歪斜。
附图说明
图1A是显示公知的电子元件的插针;
图1B是显示公知的插针的植入过程;
图1C是显示公知的插针在回焊工艺中倾斜的情况;
图2A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针的俯视图;
图2B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针的立体图;
图2C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插针的植入过程;
图2D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插针在回焊工艺中的情形;
图3A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插针的一变形例;
图3B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插针的另一变形例;
图4A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插针的俯视图;
图4B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插针的立体图;
图5A是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插针的俯视图;
图5B是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插针的立体图;
图6A是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插针的俯视图;以及
图6B是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插针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插针
11~针脚
12~底座
20~基材
30~焊材
31~气泡空洞
40~导电材
101、102、103、104~插针
110~针脚
111~固定端
120~基座
121、121’、121”、121”’~开口
122、122’、122”~底面
123~顶面
200~电子元件
220~基材
230~焊材
240~导电材
250~电极垫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针101的俯视图,图2B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针101的立体图。参照图2A、图2B,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针101,包括一针脚110以及一基座120。基座120设于该针脚110的一固定端。其中,多个开口121形成于该基座120之上,并沿一轴向Y贯穿该基座120,该轴向Y平行于该针脚110。在此实施例中,该基座120为圆盘,所述多个开口121的数量至少为3个。所述多个开口121为半圆形、U字形或其他形状的缺口,并等距形成于该基座120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电路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电路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9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见光通信系统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