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谷生物酒及其酿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0354.1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曲铭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军酒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谷 生物 及其 酿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酒类,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酒及其酿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度酒主要是指白酒,但是白酒主要是经蒸馏、烧制而后勾兑等工艺生产的,口感不如酿造酒,而且营养特别低,对人体的伤害也比较大,醒酒时间长。国内外传统的酿造酒则以葡萄酒、米酒、黄酒和清酒为主,虽然营养成分高,但是酒的度数太低,最高不超过18度,满足不了大部分人对酒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五谷生物酒及其酿制工艺,其解决了传统方法酿制的米酒度数较低、含有水果或植物的酒在酿制过程中对水果和植物本身营养吸收不充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五谷生物酒,以糯米和大米为主要原料,其中添加有糖化提取液、酒精酵母和生物能活力素,其特征在于:在酿造酒的原料中还添加有小米、小麦和绿豆。
按重量比计,所述大米的含量为10-30%,糯米的含量为10%-20%,小米的含量为5%-25%、小麦的含量为5%-25%,绿豆的含量为5%-25%。
所述的糖化提取液添加量为主要原料总重量的0.5-1.35%;所述酒精酵母添加量为主要原料总重量的0.56-1.65%;所述生物能活力素添加量为主要原料总重量的0.01-0.5%。
所述的绿豆、小米和小麦是按照比例以粉末的形式加入到原料中一起发酵的。
一种五谷生物酒的酿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泡、淘米:将主要原料糯米和大米按重量份称取,加入水中浸泡10-15小时,直到米粒泡开,水分达到饱和;浸泡好的米用清水淘米,直到水清为止;
第二步蒸米:采用橡木容器盛装米粒,不加水,保证米粒在温度100-140℃下干蒸10-15分钟;
第三步冷却:直接向蒸好米粒的橡木容器中加入冷却水,将米粒冷却到20-35℃;
第四步发酵:向冷却后的米倒入陶土容器中,进行二次发酵;其中一次发酵时首先在米中加入糖化提取液,保持容器内温度30-70℃,密封发酵7-15天;二次发酵是在一次发酵完毕后加入酒精酵母,保持容器内温度25-35℃,密封发酵7-15天,二次发酵期间进行2-5次搅拌,发酵得发酵液;
第五步压榨:将发酵液进行压榨,收集压榨液并过滤得透明澄清液,按计量包装即制得高度生物酒。
所述第一步泡、淘米中淘米时采用竹筐淘米。
所述第二步蒸米时采用橡木桶作为容器。
所述第四步发酵过程中陶土容器采用紫砂缸;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时间为7天。
所述第四步发酵中二次发酵期间搅拌时加入生物能活力素。
所述第五步压榨中通过浓缩泵将发酵液沿管道输道到浓浆池中,浓浆池中的发酵液再经浓浆泵送入压榨机进行压榨,收集压榨液,并进行三次过滤,合并滤液得透明澄清液,计量分装。
传统白酒以粮食为酿酒主要原料,生物酒以天然植物为酿酒主要原料或辅助原料,节约了粮食;市场传统的白酒或药酒大多采用食用酒精、水和香料进行浸泡勾兑。生物酒的制备方法关键是把植物做为酿酒的主要原料或辅助原料,直接参与酿酒的全过程,让植物自身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完全融在酒中,完全提高了酒的营养成份。
生物酒是在坚持科技创新,工艺创新的基础上,完全根据国家倡导酿酒企业按照“蒸馏酒向酿造酒、粮食酒向水果酒、高度酒向低度酒,普通酒向营养酒”转变的发展方向,在秉承传统古方,运用传统工艺,采用生物技术,精致植物酿造。
该五谷生物酒及其酿制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五谷生物酒具有与白酒相当的酒精度数,而在酿制工艺中不采用勾兑工艺生产,完全由谷物酿造生产。
(2)本发明的五谷生物酒的度数在酿造过程中即一次成型,制得的五谷生物酒饮用后口中无酒气(味),无口渴感觉,醒酒快速,不伤身体。
(3)本发明五谷生物酒的生产工艺合理简单,酿酒时间短,出酒率高,节省粮食。
(4)本发明的五谷生物酒中融合了小米、小麦和绿豆等谷物的营养成分,且利用生物技术添加,有利于人体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军酒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军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