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对背配对微型球轴承施加轴向载荷下摩擦力矩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0431.3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0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谢鹏飞;郭金芳;靳国栋;葛世东;周咏;程俊景;孙北奇;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3/00 | 分类号: | G01L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对背 配对 微型 球轴承 施加 轴向 载荷 摩擦 力矩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对微型轴承摩擦力矩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背对背配对微型球轴承施加轴向载荷下摩擦力矩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航天、航空、航海等领域的某些机构,在较强的振动、冲击条件下低速或是摆动工作时,要求所用微型球轴承的摩擦力矩低、定位精度高且轴向和径向刚度也高。为满足这些使用要求,现多采用配对安装的且施加有轴向预负荷的微型球轴承。配对微型球轴承的摩擦力矩是保证上述某些机构精确、可靠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精确测试配对微型球轴承的摩擦力矩至关重要。
将轴向紧固配对微型球轴承内圈的方式自定义为背对背配对微型球轴承,所述配对是指两套微型球轴承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背对背是指对两套微型球轴承内圈采用紧配合并对其内圈的轴向端面施加有轴向载荷,该轴向载荷是一种轴向予负荷,背对背配对微型球轴承在其两外圈旋转工作时其两内圈保持相对静止。
目前轴承行业所使用的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测试仪只能用于单套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的测试,对背对背配对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的测试还无法直接使用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测试仪,需要通过一套辅助装置的配合才能在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测试仪实现背对背配对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的测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对背配对微型球轴承施加轴向载荷下摩擦力矩测试方法,该方法借助一套辅助装置并在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测试仪实现了背对背配对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的测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简单易行。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对背配对微型球轴承施加轴向载荷下摩擦力矩测试方法,该摩擦力矩测试方法将轴向紧固两配对微型球轴承的内圈的方式自定义为背对背配对微型球轴承,所述配对是指第一被测微型球轴承和第二被测微型球轴承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背对背是指对第一被测微型球轴承和第二被测微型球轴承的内圈采用紧配合并对其内圈的轴向端面施加有轴向载荷;该摩擦力矩测试方法借助了一套辅助装置,辅助装置与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测试仪中的光栅转子和测试头中心轴配合并借助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测试仪的其它部件完成背对背配对微型球轴承在施加轴向载荷下的摩擦力矩测试方法,该摩擦力矩包括启动摩擦力矩和动态摩擦力矩。
上述辅助装置由预紧螺栓、加载环和支撑轴构成,其中加载环带有两阶梯状内孔且外形呈圆锥体,所述两阶梯状内孔的最大内径孔处于所述圆锥体的大端面,所述两阶梯状内孔的最小内径孔处于所述圆锥体的小端面,所述最大内径孔的内径等于第一被测微型球轴承或是第二被测微型球轴承外圈的外径,所述最大内径孔的轴向长度等于第一被测微型球轴承的宽度加上第二被测微型球轴承的宽度,所述最小内径孔的内径≤第一被测微型球轴承或是第二被测微型球轴承外圈的内径,加载环外形呈圆锥体的外锥度与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测试仪中光栅转子的内锥度相配合;预紧螺栓带有内螺纹孔且外形呈T型结构,在所述T型结构的大端上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盲孔,在所述T型结构的小端是具有两个外径不等的大圆柱体和小圆柱体,所述大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加载环所述最小内径孔的内径,所述小圆柱体的外径≤第一被测微型球轴承或是第二被测微型球轴承内圈的外径,预紧螺栓的所述内螺纹孔为通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公称内径≤第一被测微型球轴承或是第二被测微型球轴承内圈的内径;支撑轴呈凸状并分为上段和下段,支撑轴所述上段由支撑段、配合段和螺纹段构成,所述支撑段的外径等于第一被测微型球轴承或是第二被测微型球轴承内圈的外径,所述配合段的外径等于第一被测微型球轴承或是第二被测微型球轴承内圈的内径,所述配合段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一被测微型球轴承的宽度加上第二被测微型球轴承的宽度,所述螺纹段的公称外径等于预紧螺栓所述内螺纹孔的公称内径,支撑轴所述下段的底面车制有沉头内孔,所述沉头内孔的内径等于微型球轴承摩擦力矩测试仪中测试头中心轴输出轴头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