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组合物的新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0461.4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士豹;李天立;陈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152 | 分类号: | A61K31/4152;A61K31/045;A61P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苯基 吡唑 组合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组合物在心脏骤停后脑复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中断,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有心脏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北京市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脏性猝死的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10.5/10万。女性为3.6/10万。减少心脏性猝死对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度到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发生后立即实施心脏复苏和尽早除颤,是避免发生生物学死亡的关键。心脏复苏成功后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其他常见原因有继发感染、低心排血量及心律失常复发等。
心脏复苏后的处理原则和措施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特别是脑灌注,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等,其中重点是脑复苏,开始有关提高长期生存和神经功能恢复治疗。
脑复苏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最后成功的关键。在缺氧状态下,脑血流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脑血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脑灌注压,任何导致颅内压升高或体循环平均动脉压降低的因素均可减低脑灌注压,从而进一步减少脑血流。对昏迷患者应维持正常的或轻微增高的平均动脉压,降低增高的颅内压,以保证良好的脑灌注。
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又称依达拉奉,其结构式为:
依达拉奉分子式为C10H10N2O,分子量为174.19,CAS号为89-25-8。依达拉奉目前在临床上作为一种脑保护剂,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大鼠在缺血/缺血再灌注后静脉给予依达拉奉,可阻止脑水肿和脑梗塞的进展,并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2-莰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分子量154.25。2-莰醇包括(+)-2-莰醇和(-)-2-莰醇。(+)-2-莰醇和(-)-2-莰醇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依达拉奉与2-莰醇药物组合物在心脏骤停后脑复苏中的应用。所述依达拉奉与2-莰醇配合使用时具有增强或协同作用的效果,可以提高使用效果。
本发明中依达拉奉与2-莰醇的质量比为10∶1~1∶2,优选为8∶1~1∶1。质量比进一步的优选自8∶1或7∶1或6∶1或17∶3或21∶4或5∶1或4∶1或19∶6或3∶1或18∶7或7∶3或17∶8或2∶1或13∶7或16∶9或3∶2或14∶11或11∶9或13∶12或1∶1;再进一步的优选为选自8∶1或4∶1或2∶1;更加进一步的优选自4∶2或2∶1;最优选为4∶1。
本发明中所述的2-莰醇的纯度不低于96.0%,优选地为不低于98.0%,更优选地为不低于99.0%。
本发明中所述的2-莰醇可以为消旋的2-莰醇,也可以为(+)-2-莰醇或(-)-2-莰醇;优选为(+)-2-莰醇或(-)-2-莰醇。所述的(+)-2-莰醇的纯度不低于96.0%,优选地为不低于98.0%,更优选地为不低于99.0%。所述的(-)-2-莰醇的纯度不低于96.0%,优选地为不低于98.0%,更优选地为不低于99.0%。本发明中所述的2-莰醇最优选的为纯度不低于99.0%的(+)-2-莰醇。
本发明中的药物组合物施用方式优选以注射剂形式给药,包括但不限于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脊椎腔内注射、动脉内注射;优选静脉注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