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老化油脱水的处理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0933.6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付亚荣;吴泽美;龙政军;李冬青;刘春平;付丽霞;梁喜堂;蔡远红;曹瑾;徐定光;付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老化 脱水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化学药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老化油脱水的处理剂,解决油田联合站老化原油的脱水问题的处理剂。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包括化学驱在内的各种强化采油措施相继应用,地面采出液的性质变得更加复杂。导致联合站脱水系统沉降罐内形成的老化油加厚,老化油的破乳脱水极为困难,它会随着分离后的净化油、污水等进入其他处理环节,严重破坏油水分离过程,影响原油脱水质量和含油污水处理效果,威胁到采出液和含油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西方国家在老化油处理难度大的油田均建有老化油处理系统。处理后的老化油进入成品油系统。对于沥青含量高、化学处理难度特别大而又没有被污染的原油,采用自然风化后铺路也是老化油的一个好去处。
在国内,有的油田采用高温循环,不断回收其中的非乳化油,减少老化油的体积;有的油田采用将老化油在储存罐内自然沉降等浓缩方法,但最终都无法摆脱老化油的困扰,并且这些方法仅限于产量较低的地方。也有的油田将老化油返回到生产分离系统,而其中的一部分老化油又会进入生产分离水系统,使水质恶化,恶化后的水质被污水收油系统收回,重新返回污水沉降罐造成恶性循环。
杨忠平等人发表在油气田环境保护2010年第4期上的油田联合站老化原油成因与脱水方法研究一文指出对老化油进行回收再处理,不仅可以使其达到净化油标准出厂销售,同时还可以保障脱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操作。为此,首先对老化油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老化油的形成原因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化学破乳与氧化破乳老化油脱水的技术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扶余采油厂老化油含水率平均62.2%,乳化状态稳定,胶体FeS颗粒的大量存在是老化油生成的主要原因,氧化破乳对于老化油脱水更为有效,在3%投加量下,老化油的含水率可降至5%以下,达到原油出厂指标。
黄家孝等人发表在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年第12期上的老化油回收方法的优选一文指出,对于老化油影响脱水的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快速的、彻底的解决办法。通过对生产操作过程精心摸索,采用不同的收油方法,进行精细研究,总结经验,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原理优选出一种按比例控制排量回收老化油的方法:即老化油与外输净化油的配比≤11%。运用这种收油方法后脱水器电场稳定,外输含水不超标,脱水效果好,其操作方法方便可行。
赵守明等人发表在石油规划设计2003年第6期上的集中处理站老化油处理工艺的探讨一文通过对集中处理站老化油形成原因的分析,论述了老化油对原油脱水带来的危害,老化油乳状液的导电性明显高于原油乳状液;乳化液的颗粒分散体具有较大稳定性;老化油回掺到原油脱水系统,将对原油脱水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通过对老化油性质的研究,提出了几种老化油的单独处理工艺。
虽然各油田对处理含有胶体FeS颗粒的老化油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各油田不同的油品处理的方法相差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老化油脱水的处理剂,解决油田联合站老化油难处理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油田老化油脱水的处理剂的原料及各组分重量比:
原料包括:
1、烷基酚聚氧乙烯(9)醚,别名:乳化剂OPE-9(工业品),黄洪周 主编 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339页;
性质:淡黄色黏稠液体,可溶于各种硬水中。耐酸、碱,耐硬水,耐氧化剂,耐还原剂,对盐类稳定。
用途:在纺织印染工业中作匀染剂。
生产单位:荆州市石油化工总厂。
2、烷基酚聚氧乙烯(12)醚,别名:乳化剂OPE-12(工业品),黄洪周 主编 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339页;
性质:淡黄色黏稠液体,可溶于各种硬水中。耐酸、碱,耐硬水,耐氧化剂,耐还原剂,对盐类稳定。
用途:在纺织印染工业中作匀染剂。
生产单位:荆州市石油化工总厂。
3、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别名:亲水硅油(工业品),黄洪周主编 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437页;
性质:可任意比例溶于水,能以水溶液的形式单独使用或加入树脂整理工作液中,工作液稳定,不破乳,不漂油。
用途:织物柔软剂。
生产单位:绍兴市应用化学研究所,上海长申印染助剂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