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负载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1308.3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田克先;胡国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52;H01R13/66;H01R3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于传输电信号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气领域,当设备在运输过程中,设备内的电路会产生一定的静电,静电形成的电信号将会影响设备的功能,使得设备的工作失真,这就需要将这部分静电通过接地脚引走,也就是需要将这些线路阻断,有时在一个设备中需要将多路电路阻断,将这些线路短接起来,一路、一路的短接存在接线复杂的问题,另外,有些线路只是在设备运输过程中需要短接,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改变其接线状态,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接线就会使得操作十分复杂。同时,为了满足回路的某些要求,需要向回路中串联一些电阻,比如在信号传输领域,要求传输电缆的阻抗连续,当信号传输到线缆的终端由于电阻很小,信号会发生反射,要消除这种反射就需要在电缆上串接与电缆的其它部分的阻抗一致的电阻,以消除信号的反射,在电缆上串接电阻需要把电缆截断然后串联上电阻,电缆上的接口处的抗拉性能不好,使得电缆容易被拉断。如果在其他的回路中串联电阻时也需要另外接线,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信号的转换或阻断的加负载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电路中需要接入负载以及电路中存在多路需要短接的线路时,接线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负载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孔中通过绝缘体固定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短接接触件和成对设置的负载接触件,每对负载接触件在各自的接线端通过电阻电连,各短接接触件的接线端焊接在一印制板上,各短接接触件通过印制板的印制线短路电连。
所述的印制板上设置有供负载接触件穿过的避让孔,负载接触件与避让孔的孔壁之间设置绝缘环。
所述的印制板上设置有固定插配孔,所述短接接触件插设在所述固定插配孔中。
所述的壳体的内孔为贯穿前后的通孔,壳体的内孔后段填充有由硅橡胶形成的将所述电阻包在其内的密封层。
所述的壳体尾端螺纹旋设有将壳体的后端开口封上的保护盖。
所述的保护盖包括一个筒状体,保护盖通过筒状体的内孔周面上设置的内螺纹旋设在壳体上并通过筒状体的后端面上设置的封堵板将壳体的后端开口封上。
所述封堵板与壳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垫。
所述的壳体的外周面上滑动套设有连接帽,连接帽的后部具有内翻的环形翻沿,环形翻沿的前端面通过弹性件与壳体上设置的朝向后端的限位台阶面弹性配合,环形翻沿的后端面与壳体的对应位置处装配的限位卡簧顶压配合,连接帽的内孔前段与壳体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
本发明与适配的连接器配合使用,需要接入电阻的线路的导线在中间断开,断开的导线的两端分别接在适配连接器的两个接触件上,在插接时,这两个接触件与本发明的一对负载接触件插接,这样对应的电阻就被接入了电路中,需要短接的线路的导线也接在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上,在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插接时,适配连接器的接有需要短接的线路的导线的接触件与本发明的短接接触件插接,这样,即可实现将电阻串联在电路和将线路短接的目的,又不需要另外接线串接电阻也不需要另外接线将相应的电路短接,接线简单,操作方便。当电路的要求改变后可以根据改变制作新的印制板,不要更换适配连接器,不需要改变电路的接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加负载连接器的实施例,在图1~4中,该连接器的壳体6的内孔中设置有短接接触件13与成对设置的负载接触件2,短接接触件与负载接触件均通过绝缘体固定设置在壳体6的内孔。各个短接接触件13的接线端均插设在印制板10上设置的对应固定插配孔中,短接接触件13的接线端焊接固定在印制板上,所有的短接接触件13均通过敷设在印制板上印制线短接。每一对负载接触件的均通过一个电阻9电连在一起,电阻9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接触件的接线端电连。
印制板10上设置有供负载接触件2穿过的避让孔,负载接触件2插设在上述避让孔内并与避让孔间隙配合,负载接触件2与避让孔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绝缘环14,绝缘环14套设在负载接触件2上,绝缘环14的外周面与避让孔的孔壁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J45插座
- 下一篇:一种易于普及的滑道排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