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源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1508.9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肖瑀;曹兴进;张媛;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顺景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源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导光板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单个插脚灯的背光源导光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LED插脚灯灯和背光源导光板(如图1、图2所示)定位及光线效果不好,而市场上对背光源的结构要求和效果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随着背光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背光源的整体发光效果及性能要求将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的改善LED插脚灯的定位和光线效果的背光源导光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背光源导光板,包括一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的端部开设有一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凹口。
进一步的,所述U形凹槽的一侧设置有一托台。
进一步的,所述U形凹槽的底端设置有一开口向上的C形凹槽,所述C形结凹槽的开口大于U形凹槽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C形结凹槽与所述U形凹槽的连接处为倒角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背光源导光板与LED插脚灯装配时,能使LED插脚灯在不影响整个背光源光线的情况下得到更牢固的定位。
本发明的背光源导光板改变了胶水流动的方向,增加了LED插脚灯的定位和胶水的接触面积,解决了因操作胶量过多而使背光源产生射线和八字线的现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插脚灯背光源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插脚灯背光源导光板与LED插脚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插脚灯背光源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插脚灯背光源导光板与LED插脚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导光板本体,2、U形凹槽,3、凹口,4、托台,5、C形结凹槽,6、倒角结构,7、LED插脚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3、图4所示,一种背光源导光板,包括一导光板本体1,所述导光板本体1的端部开设有一U形凹槽2,所述U形凹槽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凹口3。
进一步的,所述U形凹槽2的一侧设置有一托台4。
进一步的,所述U形凹槽2的底端设置有一开口向上的C形凹槽5,所述C形结凹槽5的开口大于U形凹槽2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C形结凹槽5与所述U形凹槽2的连接处为倒角结构6。
本发明的插脚灯背光源导光板与LED插脚灯7安装装时,所述LED插脚灯7的左右两侧及底面都能通过胶水固定,从而增加了定位、稳定性和胶量。所述托台4处对LED插脚灯7的弯脚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弯脚时不会用力过大造成LED插脚灯7的脱落。
所述倒角结构6可防止胶水留向灯头:在点胶的过程中胶水自然流动到拐角处将会自动停止往其他地方流动,另外胶水将会顺着托台4使整个LED插脚灯7与胶体面粘贴,经过托台4中间的空隙,胶水停止流动,使整个背光源的发光效果得到保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顺景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顺景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