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2545.1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7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正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6 | 分类号: | B63C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335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啸、台风、沉船、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用于避难救生的避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海啸、台风、沉船、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人们往往找不到一种装置来躲避进去,以避免受到伤害,并等待救援。既使有这种避难装置,人们在该避难装置内仍无法保证不受伤害。另外,由于该避难装置需要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如何能够使得避难装置内与避难装置外的空气能够进行交换而水又无法进入避难装置内又是难于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人能够躲避进去,以可靠有效地保证人体不会受伤,而且避难装置内外的空气能够进行交换而水又无法进入避难装置内的避难装置。
本避难装置,包括一个球壳,在球壳上设置有与球壳密封连接的门,在球壳内设置平衡座体,平衡座体与球壳内壁成滑动连接,平衡座体在自重的作用下始终位于球壳的内下部;球壳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均布在球壳同一横截面上的透气装置;透气装置包括一个具有阀腔的阀体和在阀腔内可上下移动的阀芯;球壳与阀体相连,并且在阀体内具有连通球壳内外的透气通道;当透气装置位于球壳下部时,阀芯在重力作用下位于阀腔上部而将所述透气通道堵塞;当透气装置位于球壳上部时,阀芯在重力作用下位于阀腔下部,所述透气通道打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海啸、台风、沉船、龙卷风等发生时,人通过所述门进入球壳内,然后把门关上,人可以坐(或躺)在平衡座体上,由于平衡座体与球壳内壁成滑动连接,不论该球壳如何在灾害发生时如何翻滚,平衡座体在自重的作用下始终位于球壳的内下部,位于平衡座体上的人始终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而且球壳保护人体免受伤害,加上球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本发明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透气装置保证了它可以透气而不会进水。下面简述其原理。当避难装置漂浮在水面时,至少可以使得一个透气装置位于球壳的上部,这个位于球壳上部的透气装置的透气通道是畅通的,所以可以透气。而其它的透气装置,尤其是最下面的一个透气装置,所述透气通道是堵塞的,保证了水不会进入球壳内。因此,本发明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人能够躲避进去,以可靠有效地保证人体不会受伤,而且球壳内外的空气能够进行交换而水又无法进入球壳内。
上述的避难装置,阀腔下部内表面成锥形,阀腔中部内表面成弧形,阀腔上部具有透气通道入口;阀芯具有与所述锥形相应的锥面、与上述弧形相应的弧面和与所述透气通道入口相应的堵头;阀芯内具有通孔;通孔的一端开口与球壳相通,另一端开口开在阀芯弧面处;透气通道入口、阀腔中部、通孔形成了所述透气通道;当透气装置位于球壳下部时,阀芯弧面与阀腔弧形内表面配合,堵头与透气通道入口形成密封连接;当透气装置位于球壳上部时,阀芯锥面与阀腔锥形内表面配合。最好,为了使得阀芯与透气通道密封的可靠性,阀芯与透气通道接触处设置密封圈。
上述避难装置,平衡座体的上部设置有将人固定在平衡座体上的束缚装置。所述束缚装置可以是安全带。
上述的避难装置,球壳内设置有氧气发生器,避免球壳内缺氧。
上述的避难装置,球壳上设置有视窗。
附图说明
图1是避难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所示的避难球(避难装置),包括一个以高强度材料制成的球壳1,在球壳内设置平衡座体2,平衡座体2与球壳内壁通过滚球3成滑动连接,平衡座体2可以沿着球壳内壁自由滑动,平衡座体在自重的作用下始终位于球壳的内下部。平衡座体的上部设置有将人固定在平衡座体上的安全带(未示出)。
平衡座体上设置有氧气发生器(未示出)。球壳上设置有玻璃视窗4,通过视窗人们可以观察避难球的外部情况。
球壳上设置有四个均布在球壳同一横截面上的透气装置5。透气装置包括一个具有阀腔8的阀体6和在阀腔内可上下移动的阀芯7。阀体6与门12的外侧固定相连,门通过螺栓与球壳密封连接。门12的外侧还设置有防止透气装置5受到外力而损坏的保护架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正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市正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总磷测量快速消解装置
- 下一篇:低速双定子绕线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