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制先复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2802.1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5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梁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制 复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制先复位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内部的强制顶针板在模具合模之前优先复位的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生产时,当开模、顶出一系列动作完成后,出于模具结构的合理性或模具动作的安全性考虑,往往会要求模具顶出后的顶针板在模具合模之前优先回复到初始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制先复位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强制先复位机构,包括定模板、动模板、面针板、顶针板,所述定模板上安装有复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上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衬套,衬套的杯头安装在顶针板上,顶针板上固定有面针板,所述衬套穿过面针板,衬套上开有波珠槽,波珠槽内嵌有可活动的波珠,在所述动模板上从波珠处开有与波珠匹配的波珠孔,所述复位针穿过动模板内的衬套,且复位针与波珠相碰触。
进一步地,上述的强制先复位机构,其中,波珠孔的宽度大于波珠槽的宽度。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强制先复位机构,其中,复位针的长度长于定模板的长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复位针对波珠产生作用力后带动衬套运动,波珠改变所在的位置实现顶针板预先在合模之前能回到初始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波珠槽与波珠孔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1~复位针,2~波珠,3~衬套,4~定模板,5~动模板,6~面针板,7~顶针板,8~波珠槽,9~波珠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强制先复位机构,包括定模板4、动模板5、面针板6、顶针板7,定模板4上安装有复位针1,动模板5上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衬套3,衬套3的杯头安装在顶针板7上,顶针板7上固定有面针板6,衬套3穿过面针板6,衬套3开有波珠槽8,波珠槽8内嵌入可活动的波珠2,在动模板5上从波珠2处开有与波珠2匹配的波珠孔9,复位针1穿过动模板5内的衬套3,且复位针1与波珠2相碰触;波珠孔9的宽度大于波珠槽8的宽度,复位针1的长度长于定模板4的长度。
复位针1的长度比较长,超出定模板4的长度的部分可以将波珠2和衬套3预先顶回到初始位置,复位针1的长度超出部分越长,面针板6和顶针板7就越早恢复到初始位置。
具体应用时,复位针1由压板通过螺母固定在定模板4上,三粒可活动的波珠2嵌入波珠槽8中,波珠2受到衬套3上波珠槽8和动模板5上的波珠孔9内壁的限制,波珠2不会掉出来;开模时,衬套3通过其杯头固定在面针板6与顶针板7之间,随复位针1的向上升脱离动模板5,然后模具顶出,面针板6与顶针板7带动衬套3一同顶出,此时三粒可活动的波珠2被强制挤压到衬套3内的波珠槽8中;合模时,复位针1首先接触到波珠槽8内的波珠2,并对其产生作用力,此时波珠2处在波珠槽8中,无法向衬套3外侧扩散,只能在复位针1的作用下带动衬套3运动向下运动,从而使衬套3带动面针板6和顶针板7向下移动,面针板6和顶针板7完全回复到初始位置后,波珠2刚好从波珠槽8中过渡到波珠孔9中,波珠2在复位针1的持续作用力下向衬套3外侧扩散,波珠槽8便腾出空间使复位针1插入,以便模具继续合模。
综上所述复位针对波珠产生作用力后带动衬套运动,带动波珠在波珠槽和波珠孔的轮换所在位置可以实现顶针板预先在合模之前能回到初始位置。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式配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轮增速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