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板开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2811.0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梁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20 | 分类号: | B29C3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有很多模具都需要数次开模才能使产品顺利的从模具中脱出,而且大部份模具对这开模的顺序也有严格的要求,所以模具就必须要有一个工具来控制模具的开模顺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模板开合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模板开合装置,包括上板、中板以及底板,所述中板上安装有主体箱,在所述上板上固定推动杆的一端,在所述底板上固定锁模杆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上开有一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与其匹配的一凸块,凸块底端与凹槽的上端之间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凹槽内,弹簧上端与凸块抵触,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穿过凸块的左半边,所述锁模杆的另一端的端头下端开有与凸块匹配的卡槽,且卡槽卡在凸块的右半边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模板开合装置,其中,推动杆的另一端的端头下端与凸块的右半边相抵触。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上的每各元件的加工工序简单而且容易装配,具有很强的实用能力,且可以完全控制开模合模的顺序,达到使用的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2:本发明开模的构造示意图;
图3:本发明开模的构造示意图;
图4:本发明合模的构造示意图;
图5:本发明合模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1~上板,2~中板,3~底板,4~推动杆,5~弹簧,6~凸块,7~主体箱,8~锁模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模板开合装置,包括上板1、中板2以及底板3,中板2上安装有主体箱7,在上板1上固定推动杆4的一端,在底板3上固定锁模杆8的一端,主体箱7上开有一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与其匹配的一凸块6,凸块6底端与凹槽的上端之间安装有弹簧5,弹簧5的下端固定在凹槽内,弹簧5上端与凸块6相抵触,推动杆4的另一端穿过凸块6的左半边,锁模杆8的另一端的端头下端开有与凸块6匹配的卡槽,且卡槽卡在凸块6的右半边上。
具体应用时,如图2、图3所示,模具开模时,上板1向上升起带动固定在上板1上的推动杆4向上运动,当推动杆4的另一端的端头的下端上升至与凸块6左半边抵触时,此时安装在凸块6下的弹簧5收缩,致使整个凸块6往下下降,而底板3上的锁模杆8的另一端头的端头下的卡槽脱离凸块6,接着底板3继续开始运动带动锁模杆8往下运动,直到锁模杆8 的另一端的端头移出凸块6的范围,然后上板1在底板3脱离后继续给上板1往上升动力,直到上板1上的推动杆4的另一端头脱离凸块6的范围,此时开模结束。
模具合模时,如图4、图5所示 ,底板3首先开始往上运动,底板3带动底板3上的锁模杆8一起往上运动,当锁模杆8的另一端的端头穿过凸块6右半边至锁模杆8另一端的端头下端的卡槽后,凸块6受弹簧5的弹力往上弹起,凸块6与锁模杆8的另一端的端头下端的卡槽贴紧卡死,而此时底板3与中板2正好合模完成;在底板3和中板2贴合后,上板1开始往下运动,带动安装在上板1上的推动杆4一起往下运动,推动杆4的另一端的端头先与凸块6抵触后继续往下运动,直到上板1与中板2合模后停止,此时整个合模过程完成。
综上所述模具通过凸块下端的弹簧使推动杆抵触凸块后凸块下降,再使锁模杆端头下端的卡槽脱离完成开模,在合模时首先对底板上的锁模杆进行先上升使锁模杆的端头下端的卡槽与凸块锁住,然后再次移动上板使上板与中板合模,此装配的器件简单,且操作简单,可以完全控制开模合模的顺序,达到使用的方便。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中心换挡的啮合套操纵机构
- 下一篇:模具的镶件排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