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油脱臭处理中两级捕集馏出物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33051.5 申请日: 2011-08-16
公开(公告)号: CN102311876A 公开(公告)日: 2012-01-11
发明(设计)人: 白长军;王兴国;刘元法;李玉玲;李晓兵;彭亮;白红超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渤海和合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渤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渤海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1B3/14 分类号: C11B3/14;C11B3/00;A23D9/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6500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油 脱臭 处理 两级 捕集馏出物 方法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油脂精炼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植物油脱臭处理过程中捕集两级馏出物的脱臭方法和装置。 

技术背景

维生素E又叫生育酚,主要有α、β、γ、δ四种异构体。维生素E能提供氢给活性自由基,从而中断由活性氧引发的自由基链式反应,起到抗氧化作用,因此是油脂中的天然抗氧化剂。此外,生育酚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能保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防止人体衰老和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因此,最大限度的保留油脂中的天然维生素E,减少精炼过程中生育酚损失,无论是对油脂氧化稳定性还是营养性都十分有利。 

植物甾醇属于四环三萜类天然产物。植物油中的甾醇种类丰富,达128种,其中,含量最大的是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菜籽甾醇。植物甾醇大多是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以及皂脚中提取。植物甾醇具有防止冠心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等药用和保健价值;合成维生素D3等甾类药物重要中间体;生发、养发和皮肤营养剂;化纺工业中的分散剂、柔软剂、抗氧化剂等。 

油脂脱臭是利用油脂中的臭味物质与甘三酯的挥发度有很大差异,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借助水蒸气蒸馏脱除臭味物质的工艺过程。目前,国内油脂企业脱臭多采用盘式板塔,普遍存在脱臭温度高(250-260℃甚至更高),脱臭时间长(2-3h)等问题,仅脱臭工段就可导致维生素E损失30%以上,植物甾醇损失率在4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植物油脱臭处理过程中捕集两级馏出物的脱臭方法,本方法选用低温、短时脱臭,在脱臭馏出物捕集方面,选用两级捕集,通过控制第一级捕集温度,捕集VE、甾醇,并将其输送到脱臭塔倒数第二层板或填料层中,从而最大限度的保留油中的VE、甾醇。 

一种植物油脱臭处理中两级捕集馏出物的方法,将脱色植物油经过脱臭塔脱臭处理后的脱臭镏出物通过两级捕集装置分别冷凝收集两级馏分,第一级馏分包含VE和甾醇,第一级捕集温度为130-150℃;第二级馏分包含脂肪酸,第二级捕集温度为40~100℃;第一级馏分重新循环到脱臭塔倒数第二层板中。为了减少脱臭过程中VE、植物甾醇的损失,选择两级脱 臭馏出物捕集,使脱臭馏出物分两次冷凝,控制第一级捕集在较高温度(130-150℃),将第一级冷凝液通过泵循环至脱臭塔倒数第二层板或填料层中,控制第二级捕集在较低温度(40-100℃),冷凝脂肪酸并将其泵入脂肪酸罐。 

上述方法适用于食用植物油,如大豆油和菜籽油等。 

对上述方法处理后得到的脱臭油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脱臭植物油相对其脱臭之前的脱色油中的维生素E损失率为2-5%,脱臭植物油相对其脱臭之前的脱色油中的植物甾醇损失率为4-8%,游离脂肪酸含量为0.03-0.05%;色泽为:Y6-10,R0.1-1.0(罗维朋比色,133mm比色杯)。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两级捕集装置,所述两级捕集装置通过管道与脱臭塔顶部连接;所述两级捕集装置包括顺次设置在管道内的甾醇和VE捕集器和脂肪酸捕集器,所述甾醇和VE捕集器后另连接甾醇和VE暂存罐、甾醇和VE输送泵以及换热器一,所述甾醇和VE暂存罐通过甾醇和VE输送泵、阀门和管道连接至脱臭塔倒数第二层中;所述脂肪酸捕集器后还另连接脂肪酸暂存罐、脂肪酸输送泵、换热器二以及脂肪酸储存罐。所述甾醇和VE捕集器由不锈钢筛网、喷嘴、填料、筒体组成;工作原理为富含甾醇和VE的液体通过喷嘴喷淋脱臭蒸汽,使蒸汽里的甾醇和VE降温变为液态,达到捕集甾醇和VE的目的;所述脂肪酸捕集器由不锈钢筛网、喷嘴、填料、筒体组成;工作原理为富含脂肪酸的液体通过喷嘴喷淋脱臭蒸汽,使蒸汽里的脂肪酸降温变为液态,达到捕集脂肪酸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渤海和合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渤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渤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渤海和合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渤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渤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0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