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鱼竿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3203.1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1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奇 |
主分类号: | A01K97/10 | 分类号: | A01K9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鱼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具,具体涉及一种简易鱼竿架。
背景技术
鱼竿也称钓竿,是一种传统的渔具,指专门用来钓鱼的竿子。最早的鱼竿使用的是竹木材质,其使用历史可达数千年。现代的鱼竿按材质的不同可分为竹木鱼竿、玻璃钢鱼竿和碳素鱼竿三大系列,按用途的不同又可分为手竿和海竿(又叫甩竿、投竿)两大种类。目前,虽然钓鱼已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但是喜欢钓鱼的人都知道,在使用鱼竿进行垂钓时,经常需要一直用手握住鱼竿,如此时间一长便十分费力,而且不便于腾出手来喝水、休息或进行其他活动,因而不利于人们的休闲和放松。
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便发明了可以支撑住鱼竿的鱼竿架。但由于目前相关专利中的鱼竿架都采用了折叠式或可调式的构造,故其结构比较复杂、操作不够简便、造价也比较昂贵,同时难以保证鱼竿的绝对安全,因此并没有赢得广大垂钓爱好者的广泛认可和使用。为了真正达到简单实用和安全方便的要求,本发明采用了不同于已有产品和专利中的相关结构,使用时可以十分方便的直接将鱼竿放在鱼竿架上或者将鱼竿从鱼竿架上取下,同时还可以确保鱼竿的安全。本发明的简易鱼竿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成本低廉,便于大规模的加工生产,并能够有效地形成市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鱼竿架,它能够解决垂钓时不方便腾出手来进行其他活动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地解决现有鱼竿架结构太复杂、操作不方便、造价太昂贵以及使用不可靠等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简易鱼竿架,包括一个半“工”字型的支座、与支座前端连接的前端挂钩、与支座后端连接的后端挂钩,与支座中部连接的支撑杆,支座后方设有后端挡板,后端挡板和支座通过连接杆连接。
为了使得鱼竿架可以轻易插入泥土中,支撑杆底部为圆锥形;为了使得鱼竿架连接紧密,前端挂钩与支座、后端挂钩与支座和连接杆与支座都通过两对螺栓螺母连接;为了方便各个部件的连接,后端挡板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杆上,支座和支撑杆也通过螺钉连接;为了鱼竿不受到损坏,前端挂钩和后端挂钩的内层均设有丁晴橡胶;为了使得鱼竿方便拿起,后端挂钩和前端挂钩同为钩状的且尺寸相同的挂钩,前端挂钩在支座上的高度高于后端挂钩。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简易鱼竿架在使用时的操作十分方便,可以直接将鱼竿放在该鱼竿架上或者将鱼竿取下:当鱼竿放在该鱼竿架上时,可便于人们腾出双手来休息或进行其他活动;当鱼竿取下时,则可以继续进行垂钓。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全可靠,在使用时可以确保鱼竿不会滑落,并且支撑鱼竿和取下鱼竿的操作都十分方便,能够给喜欢钓鱼的人们带来更多便利与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简易鱼竿架,包括一个半“工”字型的支座1、与支座1前端连接的前端挂钩2、与支座1后端连接的后端挂钩3,与支座1中部连接的支撑杆6,支座1后方设有后端挡板4,后端挡板4和支座1通过连接杆连接5。
在本实施例中,支座1为半工字型,可用金属或塑料整体加工而成,也可对不同部分分别加工然后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法连接而成。在支座1的两端均设有两对通孔,分别用于安装前端挂钩2和后端挂钩3,其中前端的通孔位置要高于后端的通孔位置。在支座1在后端位置还设有两个通孔,用于安装连接件5;在支座1的中间位置也有一个通孔和对应的侧面螺孔,用于安装支撑杆6。
实施例中,前端挂钩2和后端挂钩3均为钩状,其形状和尺寸相同,且均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故可相互更换使用。前端挂钩2和后端挂钩3的一端均设有两个通孔,通过螺栓螺母可分别将其安装在支架1的前端和后端。此外,前端挂钩2和后端挂钩3上与鱼竿相接触的钩状内表面可用丁晴橡胶覆盖,以增加接触的摩擦力,减小鱼竿的滑动趋势,进而确保鱼竿不会滑落,同时减小对鱼竿的磨损。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挡板4为一个带柄的圆盘状,其外形类似于普通放大镜的形状,在加工时可分别加工其上端圆盘和下端柄部,然后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法连接而成。所述连接件5为L形角钢形状,可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连接件5的一端设有两个通孔,可通过螺栓螺母安装在支架1上;其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和侧面对应的螺孔,可通过螺钉41将后端挡板4固定在连接件5上。于是,后端挡板4便可通过连接件5的连接作用固定在支架1上,从空间上来看,其位置正好处在后端挂钩3的后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奇,未经刘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