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联五轴激光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3707.3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4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飞;胡金龙;翟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 | 分类号: | B23K26/36;B23K26/08;B23K26/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联五轴 激光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切割机的驱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并联、混联型五轴驱动机构的激光切割机。
背景技术
激光切割工艺由于其速度快、切缝窄、热影响区小、切缝边缘垂直度好、切边光滑、切割材料范围广等诸多优点,在很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随着激光应用技术的发展,三维空间曲线的激光切割以其先进、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国外的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使用三维激光切割,不仅可以节省样板及工装设备,还大大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
目前大多数三维激光切割机,主机传动机构均为串联方式。串联机构的切割头运动轨迹控制都是建立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动作控制过程的数学运算简单,但是机械结构复杂、笨重,设备动态响应速度差,零部件寿命低,无论光束以何种方式传输,都需要价格昂贵的三维激光切割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灵巧、刚性更大、惯性更小、精度更高的混联五轴激光切割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激光切割机包括机体1、设在机体1上的X向导轨1a、与X向导轨1a活动连接的横梁2、激光切割头9和控制器,在所述横梁2的侧面设有Y向导轨2a,所述激光切割头9通过混联装置与所述横梁2侧面的Y向导轨2a活动连接;
所述混联装置包括Y托板3机构、Z托板4机构、驱动架7、环形支撑架8、一对驱动块5机构和一对连杆6;
所述Y托板3机构包括Y托板3和Y托板驱动电机;所述Y托板3的背面设一副Y向导轨槽3b、正面设一副Z向导轨3a;所述Y托板3通过所述一副Y向导轨槽3b与所述Y向导轨2a活动连接;所述Y托板驱动电机设在所述Y托板3上、驱动所述Y托板3相对于所述横梁2作Y向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Z托板4机构包括Z托板4和Z托板驱动电机;所述Z托板4的背面设一副Z向导轨槽4b、正面设Y向副导轨4a和支架4c;所述Z托板4通过所述一副Z向导轨槽4b与所述一副Z向导轨3a活动连接;所述Z托板驱动电机设在所述Z托板4上、驱动所述Z托板4相对于所述Y托板3作Z向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一对驱动块5机构包括一对驱动块5和驱动块驱动电机;所述驱动块5设有Y向副导轨槽;所述驱动块5通过所述Y向副导轨槽与所述Y向副导轨4a活动连接;所述驱动块驱动电机设在所述驱动块5上、驱动所述驱动块5相对于所述Z托板4做Y向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环形支撑架8的Y方向的两侧端分别设有铰销一8a、X方向的两侧端分别设有销孔8b,所述环形支撑架8通过所述铰销一8a与所述支架4c活动连接;
所述驱动架7整体呈L状,底部设用于安装激光切割头的环形连接座,所述环形连接座X方向的两侧端分别设有铰销二7b;所述铰销二7b与所述销孔8b活动连接;
所述一对连杆6的一端通过万向铰结构与所述驱动块5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万向铰机构连接在所述驱动架7顶部Y方向的侧面;
所述Y托板驱动电机、Z托板驱动电机和一对驱动块驱动电机分别连接控制器。
所述万向铰机构为球头铰接头或虎克铰接头。
所述横梁2沿X向导轨1a的X向运动为所述激光切割头的X轴向基本运动;
所述Y轴托板3沿Y向导轨2a的Y向运动为所述激光切割头的Y轴向基本运动;
所述Z轴托板4沿Z向导轨3a的Z向运动为所述激光切割头的Z轴向基本运动;
所述X、Y、Z三个轴向基本运动构成所述激光切割头的串联运动形式;
所述环形支撑架8围绕所述支架4c上铰销一8a轴心的旋转运动为所述激光切割头的C轴向运动;
所述驱动架7围绕所述环形支撑架8上铰销二7b轴心的旋转运动为所述激光切割头的A轴向运动;
所述激光切割头9的A、C轴向运动是由所述一对驱动块5通过各自连杆驱动驱动架7实现的;所述A、C轴向运动构成所述激光切割头的并联运动形式;
使得所述激光切割头9在所述X、Y、Z轴向的串联运动形式与A、C轴向的并联运动形式共同构成的运动环境中实现混联五轴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7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制氢方法
- 下一篇:荆编混膜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