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氢合金粉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4149.2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6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东;李树群;谢春祥;张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天力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C22C19/03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发明提供一种储氢合金粉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AB5型镍氢合金粉及其制备方法,镍氢合金粉是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
背景技术
AB5型镍氢合金粉,是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目前镍氢合金粉根据钴含量的比例不同,主要分为4个系列,本型号的合金粉在同类型(钴6类)中具有高容量、高功率、高放电平台,循环寿命(大于550次)较长的特性。被应用于各种动力型电池,尤其是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电动工具等等。
AB5型镍氢合金粉中A部分即稀土金属元素,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B部分为非稀土金属,包括:镍(Ni)、钴(Co)、锰(Mn)、铝(Al)、铜(Cu)、铁(Fe)等等。每种储氢合金粉,根据各种金属含量比例不同,所生产出的储氢合金粉的性能也不同。
中国专利,专利号为02111382.3、200510099899.8 ,均公开了富含稀土元素的储氢合金粉及其制造方法。“镍氢电池用储氢合金现状与发展”(《金属功能材料》2000.10 程菊,徐德明)。Cu和Fe均为杂质元素,高端镍氢电池里均不含Cu和Fe,而且对杂质元素要求非常严,主动加入Cu或Fe的合金粉,其容量会下降10~20mAh/g,且循环寿命会降低约100~200周。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氢量高的储氢合金粉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储氢合金粉, AB5型镍氢合金的分子式为MmNi4.26Co0.44Mn0.25Al0.3 ,其中Mm为La、Ce、Pr、Nd元素组成的稀土混合物。
以稀土混合物Mm的重量为基准,La的含量为84%,Ce的含量为11.12%,Pr的含量为1.07%,Nd的含量为3.81%。
由以下的稀土和非稀土金属按照质量百分数组成:其中在稀土中La 26.55%±0.5%,Ce 3.59%±0.4%,Pr 0.33%±0.1%,Nd 1.23%±0.2%;在非稀土金属中Ni 57.4%±1%,Mn 3.12%±0.2%,Al 1.78%±0.2%,Co 6%±0.3%。
制备工艺如下:首先,把稀土和非稀土金属准确称量后,放入真空感应熔炼炉内进行熔炼成合金,通过锭模铸锭冷凝浇铸法铸成合金锭;然后放入真空退火炉内经过1000℃的高温处理8小时,再通过氩气速冷,使合金均质化,消除了晶格缺陷和晶格应力,同时使p-c-T曲线平台平坦化并降低了平台压,提高了吸氢量和循环寿命;最后在氮气保护下把合金锭通过颚式破碎机初碎,冲击磨粉,振动筛过筛,混合机混匀,真空包装成成品。
熔炼时,真空感应熔炼炉内温度为1475℃,真空度为≤5Pa)。
锭模铸锭时,冷却后合金锭表面温度:≤100℃,冷却进水温度:≤25℃)。
速冷后温度≤80℃方可出炉。
所述振动筛为120目振动筛。
本发明的储氢合金粉,在储氢容量(H/M)进入0.2~0.7的范围内吸氢能力达到0.88~0.92,合金粉处于单一相或接近单一相的状态。在0.2C充放电下,放电比容量大于320mAh/g,在1.0C充放电下,放电比容量大于310mAh/g,同时1.2V以上放电容量在总容量的80%。在目前同类型系列的镍氢合金粉中,其容量要高出5~8mAh/g。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AB5型镍氢合金粉,分子式为MmNi4.26Co0.44Mn0.25Al0.3 ,其中Mm为La、Ce、Pr、Nd元素组成的稀土混合物,以稀土混合物Mm的重量为基准,La的含量为83.33%,Ce的含量为11.54%,Pr的含量为1.12%,Nd的含量为4.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天力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天力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4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