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H精炼炉内衬用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4230.0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0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来;李亚伟;徐国涛;邹龙;刘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h 精炼炉 内衬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及制备方法,具体属于炉内内衬用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RH精炼炉是炉外精炼过程中生产高质量钢材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由于RH精炼炉炉的工作条件极其苛刻,因此其内衬用砖必须具有高的热态强度、优良的热震稳定性能及抗渣渗透侵蚀性能。镁铬砖高温下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热震稳定性,截至目前其仍是RH精炼炉用主要内衬材料。从环境角度看,应用镁铬砖具有2方面不足:一是高温烧制时需高的能源消耗,二是制止用后废镁铬砖的污染需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从镁铬砖使用性能及应用情况来看,由于其内部结构存在粗大的气孔,导致砖体热态强度及抗渣渗透性能差。因此开发含无铬的、适应RH精炼炉用的耐火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查阅的文献来看,关于RH精炼炉用MgO-ZrO2砖的研究,国内外都有大量文献及专利报道。从ZrO2的加入目的性来看,其主要用作提高砖体的抗熔渣侵蚀性能。ZrO2的特性之一是高温下发生晶型转变,并伴随一定体积变化效应,这会带来砖体的气孔结构恶化,导致MgO-ZrO2砖的热态强度及抗渣渗透性能下降。与上述相比,CaZrO3具有高的熔点(约2340℃)和体积稳定性,同时MgO和CaZrO3在温度高达2060℃时不产生液相,且MgO-CaZrO3砖具有优良的热态强度和抗熔渣渗透、侵蚀性能,用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钛等溶胶结合后,又会进一步提高砖的抗热剥落性及其它性能,故将环境友好、综合性能优异的MgO-CaZrO3砖用作RH精炼炉内衬材料,会保障生产顺行同时又可防止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使用的镁铬砖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提供一种不含铬并具有优良的热态强度和抗熔渣渗透、侵蚀性能,又会进一步提高其砖的抗热剥落性能的RH精炼炉用的内衬砖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RH精炼炉内衬用砖,其主要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粒度为0.1~5毫米的镁砂骨料:55~70%,粒度<0.1毫米的基质:30~45%,外加占上述原料总重量百分比2~5%的溶胶结合剂;
所述的镁砂骨料为:电熔镁砂或烧结镁砂,或电熔镁砂与烧结镁砂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的基质为:CaZrO3或ZrO2与CaO二者的混合物或CaZrO3与ZrO2及CaO的混合物。
其特征在于:在基质中还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60%的电熔镁砂或烧结镁砂,或电熔镁砂与烧结镁砂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混合物,其粒度<0.1毫米。
其特征在于:CaZrO3或ZrO2与CaO二者的混合物或CaZrO3与ZrO2及CaO的混合物占
基质总重量百分比的40~100%。
其特征在于:在ZrO2+CaO混合物中,ZrO2占该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0~80%,CaO占该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0~50%。
其特征在于:CaZrO3、ZrO2、CaO的纯度在98%及以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胶结合剂为氧化锆或氧化镁或氧化钛,或其中的两种或三种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混合物。
制备RH精炼炉内衬用砖的方法,其步骤:
1)将粒度为0.1~5毫米的镁砂骨料与溶胶结合剂混匀;
2)加入粒度<0.1毫米的基质并混匀;
3)压制成型;
4)进行烘烤,烘烤温度控制在110~200℃,烘烤时间为12~24个小时;
5)进行烧制,控制烧制温度在1550~1700℃;
6)进行保温,在1550~1700℃条件下保温12~24个小时;
7)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出炉待用。
本发明由于不含铬,对环境无污染,并由于基质中含有氧化钙,使其具有优良的热态强度和抗熔渣渗透、侵蚀性能,还进一步提高了其砖的抗热剥落性能,有利于RH精炼炉工作稳定及使用周期的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为各实施例的成分组成列表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4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