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4919.3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钟男;吴制锡;丁相圭;梁承龙;宣茂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3/00;F25D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金光军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开闭设置在主体上的储藏室的门的冰箱。
背景技术
一般,冰箱是在内部包含制冷循环的构成部件,通过由制冷循环中的蒸发器产生的冷气,对储藏于内部的储藏物进行冷冻或冷藏的装置。
这种冰箱包含具有储藏室的主体和用于开闭储藏室的门,在所述储藏室中储藏食物等储藏物。门的一侧端可旋转地设置于主体的一侧,通过朝左右方向旋转而开闭储藏室。
最近,在这种冰箱中有在门上设置开口,而且在开口上设置用于开闭开口的辅门的冰箱,从而即使不打开门,也能取出储藏室内部的储藏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预定高度的主体的冰箱中确保更大的储藏室容积的冰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冰箱包含:设有储藏室的主体;用于开闭储藏室的门;下部铰链模块,使门的下端一侧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上,主体包含将主体的下面和两个侧面形成为一体的主框架,下部铰链模块包含:下部铰链托架,其后端设置在主框架外部的下面,前端朝主体的前方侧突出;支柱,布置在下部铰链托架的下侧,使主体被地面支撑;下部铰链,布置在下部铰链托架的前端,可旋转地支撑门的下端。
并且,在铰链托架和支柱中的某一个上设置形成有内螺纹的连接孔,另一个上设置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的外螺纹部。
并且,进一步包含使下部铰链朝上下方向升降的升降装置。
并且,升降装置包含升降部件和升降引导部件,升降部件被设置为可上下升降,通过升降而使下部铰链进行升降,升降引导部件用于引导升降部件的上下移动。
并且,所述升降部件在其外周面形成外螺纹,升降引导部件中设有上下贯穿升降引导部件的引导孔,引导孔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以用于螺纹结合升降部件。
并且,下部铰链包含铰链部、门支撑部和卡止部,铰链部的内侧设有用于收容升降引导部件的引导收容槽,门支撑部在铰链部下端形成为环状而被门支撑,卡止部从门支撑部向下侧延长,卡接于下部铰链托架,下部铰链托架上设有卡止孔,用于插入卡止部而卡住卡止部。
并且,升降部件在其下面包含接受外力的多边形槽。
并且,门的下面还包含止动件,该止动件与下部铰链托架的前端相互面对而设置。
并且,为了加强强度,还包含设置在主框架的内部下面的下部加固架。
如上所述,由于下部铰链模块设置在主体的下面,因此可以使主体下端的厚度最小,由此在预定高度的主体中,在不降低隔热能力的范围内可以确保储藏容积最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的上部铰链模块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的下部铰链模块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5至图7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的上部铰链模块的设置状态的图。
图8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下部铰链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10和图11为表示通过适用于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的下部铰链模块进行的门高度调节方法的剖视图。
图12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下部铰链模块的剖视图。
图13为适用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下部铰链模块的剖视图。
图14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把手和门罩的设置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6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透明显示器单元的设置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7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辅门的立体图。
图18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辅门和锁定装置的设置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9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锁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0和图21为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锁定装置的动作状态的立体图。
图22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门搁架的立体图。
图23为表示适用于以往的冰箱中的上部铰链模块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4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确定多个计算机系统的功率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