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网络显示与操作3D游戏的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5071.6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5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焦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秀琴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网络 显示 操作 游戏 方法 系统 服务器 客户端 | ||
1.一种通过网络显示与操作3D游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服务器端应用层显示装置实时获取服务器端的基于DirectX的3D游戏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
步骤二:服务器将获取的3D游戏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压缩过的图像数据传送至客户端;
步骤三:客户端接收上述压缩过的图像数据并解码显示,通过输入设备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回传给服务器端的服务器端虚拟输入装置;
步骤四:服务器端虚拟输入装置实时接收客户端回传的操作指令,将其转换为DirectX游戏程序所能获得的操作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一中基于DirectX的3D游戏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的生成与显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DirectX运行环境初始化;
步骤1.2)3D游戏程序创建一个DirectX的服务器端应用层显示装置;
步骤1.3)针对上述显示装置进行3D游戏显示图像的渲染过程,周而复始,直至退出游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1.3)包括:
步骤1.3.1)清空上述显示装置的当前内容;
步骤1.3.2)通知该显示装置开始渲染;
步骤1.3.3)在该显示装置上渲染所述图像;
步骤1.3.4)通知该显示装置渲染过程结束;
步骤1.3.5)显示该图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3.5)是通过服务器端用户层代码注入修改DirectX调用函数的默认行为,使其获取该显示装置的当前图像数据,并将其拷贝到内存中,以完成3D游戏显示图像的获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一中获取的图像数据是连续的图像数据,使用视频压缩算法对所述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三中的所述输入设备包括:鼠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三中的所述输入设备包括:键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四是通过服务器端用户层代码注入以修改DirectX中的DirectInput接口函数来实现3D游戏实时接收输入设备的输入,从而操作3D游戏;其中所述DirectInput接口函数是DirectX游戏用于收集操作输入的接口函数,其通过DirectInputDevice对象访问输入设备的数据,所述DirectInputDevice对象代表输入设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irectInputDevice对象为键盘,则DirectInputDevice(键盘)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4.1)创建一个键盘设备;
步骤4.2)将其设定为通过一个256字节的数组返回键盘状态值;
步骤4.3)设定协作模式;
步骤4.4)激活对该键盘设备的访问权限;
步骤4.5)获取该键盘设备的操作信息,
其中,步骤4.5)是一个循环获取的过程,使得3D游戏实时接收键盘设备输入,从而完成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任意之一获取步骤4.5)中的键盘设备的操作信息:
立即方式:即获得当前时刻键盘设备的状态,将键盘设备看作是具有256不同按键的设备,每个按键的状态包括按下状态或者非按下状态,且每个按键的状态都由对应的一个256字节数组的一个元素来表示,0表示非按下状态,0x80表示按下状态,通过服务器端用户层代码注入修改键盘设备对应的接口函数的行为,使其不是获得服务器端本地物理键盘的输入,而是将客户端的按键状态行为返回;
缓冲方式:返回上一次获得键盘设备的输入之后的键盘设备的连续变化情况,通过服务器端用户层代码注入修改键盘设备对应的接口函数的行为,使其不是获得服务端本地物理键盘的输入,而是将客户端的按键状态行为返回。
11.如权利要求4、8或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层代码注入在3D游戏程序用到的接口函数调用与实际实现的功能之间插入代码,以截获程序的调用参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秀琴,未经焦秀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50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