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户外天然气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5312.7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平;陆政;虞文竹;谭天均;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集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7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天然气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景观用户外天然气燃烧器。
背景技术
长明火的火焰的颜色应为燃气不完全燃烧时的橙红色,火焰形态因随空气流动而变化;火焰高度一般在300-500mm范围,以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因长明火一般设于户外,除应用于景观外,还应用于某些重要场合(如纪念地和某些仪式),要求燃烧器具有抗恶劣气候的性能。
要达到火焰的颜色和形态要求,一般采用扩散燃烧方式,但目前的燃烧器无抵御风雨等恶劣气候的能力,尤其是在火焰高度要求较低的情况下。并且由于燃气流速较快,单位时间耗能较高。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甲烷),其燃烧势较低,燃烧速度慢,层流扩散燃烧时火焰无明显烟炱,易产生积碳,一般不能应用于实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户外天然气燃烧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户外天然气燃烧器,包括壳体、底座和燃气进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排水管和上盖,所述壳体下端与底座相连,壳体上端近端部设置一环体,所述上盖外边沿向下凸出,该凸出与环体形成一倒U形燃气通道,所述上盖上部设置有一凹体,所述中心排水管上端与凹体底部相连通,中心排水管下端与底座相连通,所述燃气进气口设置在底座上,并且位于壳体和中心排水管之间。
本发明采用自然扩散燃烧方式,将圆形火孔变为环形火孔,且火口的方向为径向。燃气从燃气进气口流出,向上至上盖与壳体间组成的环形火口燃烧,燃气出火口前,有三个90°方向的折返。
工作时,当风力增大时,在风向作用的一侧,由于火孔内部为迷宫式,空气无法进入燃烧器内部,在风力作用的另一侧火孔处,可形成一风速相对较低的区域,形成气流滞留区,保持火焰的燃烧。当突降暴雨,大量雨水落于燃烧器上时,上盖使得雨水无法进入燃烧器内部,燃烧器顶部的雨水流入上盖上部的凹体,通过中心排水管排出,不会流向壳体,避免雨水遇高温燃烧器产生的大量蒸汽使长明火缺氧熄灭。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天然气作为燃气的户外燃烧器。当使用天然气时,由于采用环形火口,使其拥有较大的燃气出口面积,同时适当强化燃气与空气的混合过程,减少积碳。此外,本发明燃烧器与传统燃烧器相比,大大减少了燃气的能耗,传统燃烧器每小时耗气(以天然气为例)大约为8立方,而本发明燃烧器仅为2~3立方/小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c是本发明不同结构扰流板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一种户外天然气燃烧器,包括壳体1、底座3和燃气进气口3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排水管2和上盖4,所述壳体1下端与底座3相连,壳体1上端近端部设置一环体101,所述上盖4外边沿向下凸出,该凸出与环体101形成一倒U形燃气通道,所述上盖4上部设置有一凹体401,所述中心排水管2上端与凹体401底部相连通,中心排水管2下端与底座3相连通,所述燃气进气口301设置在底座3上,并且位于壳体1和中心排水管2之间。
工作时,燃气从燃气进气口301进入,向上至上盖与壳体间组成的环形火口燃烧,燃气出火口前,有三个90°方向的折返。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燃气进气口301水平上方还设置一扰流板5,所述扰流板5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心排水管2上。燃气向上经过扰流板阻拦后在腔体内形成均匀气流。
优选的,所述扰流板5为一中空圆盘(如图2a),中心穿过所述中心排水管2,所述扰流板5与壳体1间有空隙。燃气从扰流板5和壳体1空隙间流出。
如图2b,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扰流板5为一中空圆盘,中心穿过所述中心排水管2,所述扰流板5上设置若干孔洞。燃气从孔洞中均匀流出。
如图2c,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扰流板5为实心长条状挡板,所述扰流板5优选设置有4~10个。燃气从挡板空隙间均匀流出。
优选的,所述燃气进气口301有2~4个。多个燃气进气口可更好的调节燃气的进气量从而调节火焰大小和飘逸形态;此外当某一个燃气进气口堵塞或燃气停止供气时,其他进气口可继续工作,保持燃烧器火焰的持续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集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集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5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