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蚕与野桑蚕杂交选育家蚕长期蛹新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5462.8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5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杜周和;刘俊凤;陈义安;刘彬斌;张友洪;张剑飞;吴建梅;左艳春;胡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杜应龙 |
地址: | 63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蚕 桑蚕 杂交 选育 长期 新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殊基因资源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将野桑蚕长期蛹基因导入家蚕常规品种,快速在家蚕品种中固定、表达,选育家蚕长期蛹新品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蚕业的发祥地和产业中心,蚕丝业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家蚕是鳞翅目中最重要的一种经济昆虫。家蚕由野桑蚕驯化而来,长期的人工选择极大地提高了家蚕的某些经济性状,但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基因漂移,丢失了许多重要的基因资源。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野桑蚕种类繁多,蕴含着宝贵的基因资源,对家蚕遗传育种、特殊性状基因库的建立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蚕业以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为主,产品单一、比较效益低,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难以抵御社会经济收入多元化和其它行业高收益的冲击,同时宝贵的蚕业资源远未充分利用,巨大的潜在财富被白白浪费。现代蚕业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培育具有特殊性状和特殊利用价值的新品种,开发蚕业新产品,拓展蚕业消费新领域,对蚕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获取高额附加值。
通常由熟蚕抽丝作茧形成蚕蛹后,过12-15天形成蚕蛾,咬破蚕茧钻出茧壳外,那么这一颗茧子就算报废了,因此必须在12-15天内用烘茧的方法高温杀死蚕蛹,或者直接缫成丝,但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零星蚕茧的收集,运输、贮存、并在工厂内缫成丝是不可能的。但高温烘茧的同时,一方面造成蚕茧的解舒率下降,丝质变差,另一方面使宝贵的蚕蛹食品工业失去新鲜的原料。选育推广家蚕长期蛹品种,在茧丝生产中可以不烘炕蚕茧,直接进行鲜茧缫丝,既避免蚕茧收烘过程造成的解舒下降,丝质变差,又可以节省烘炕蚕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出,同时节省煤、电消耗,节能减排。育成长期蛹品种,可以实现新鲜蚕蛹的周年长期供应,开发蚕蛹食品、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拓展蚕蛹新用途。在基础研究和基因工程领域,蚕蛹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工程载体,蛹期经过的延长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和工程操作影响深远。因此,培育家蚕长期蛹新品种意义重大。
一些特殊类群野桑蚕中还保留着长期蛹基因拷贝,但农业生产中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栖息地的减少,野桑蚕的生存正受到严重威胁,一些宝贵的基因资源濒临灭绝,抢救性保护珍稀野桑蚕基因资源刻不容缓,将其导入家蚕基因组进行生物保护是重要手段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蚕与野桑蚕远缘杂交,快速选育家蚕长期蛹新品系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家蚕与野桑蚕杂交选育家蚕长期蛹新品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野桑蚕长期蛹基因导入家蚕:在曾发现蛹期经过较长的野桑蚕的野外环境中搜集野桑蚕,室内人工试养,选择蛹期经过较长的个体与家蚕交配,F1代发生分离,选择蛹期经过长的个体留种,
2、多种优良性状集成:将F1代中蛹期经过长的个体分别与经济性状好的中系家蚕品种6102F(素蚕、淡绿茧)和日系家蚕品种918A(普斑蚕、白茧)杂交,使F2代中同时聚合蛹期经过长、产茧量高、茧丝品质好、抗性强等多种优良性状基因,
3、建立品系:F2代同蛾区自交,F3代发生性状分离,中系中出现长期蛹和非长期蛹,淡黄色茧、淡绿色茧和白色茧,暗色斑蚕和素蚕等性状分化;日系中出现长期蛹和非长期蛹,淡黄色茧、淡绿色茧和白色茧等性状分化,幼虫全部为普通斑纹。根据选育目标分别建立“中系暗色斑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素蚕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日系普斑蚕淡绿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暗色斑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素蚕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日系普斑蚕淡黄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暗色斑白茧长期蛹选育系”、“中系素蚕白茧长期蛹选育系”、“日系普斑蚕白茧长期蛹选育系”9个品系,
4、定向选择:建立品系后,各品系均采取单蛾育、蛾区内自交繁种,按照各品系选育目标,幼虫期选择斑纹特征明显、蛹期选择蛹期经过30天以上、茧期选择茧色纯正的个体,在此基础上择优选择茧形纯正、茧形较大、茧层较厚的个体留种继代。如此连续多代选择,直到目标性状稳定遗传为止,建成“远缘杂交后代长期蛹育种素材基因库”,从中培育家蚕育种骨干亲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5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