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化学计量比的硫化铜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36749.2 申请日: 2011-08-17
公开(公告)号: CN102320647A 公开(公告)日: 2012-01-18
发明(设计)人: 张波萍;葛振华;于昭新;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1G3/12 分类号: C01G3/12;B82Y40/00
代理公司: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代理人: 刘淑芬
地址: 10008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不同 化学 计量 硫化铜 纳米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不同化学计量比的硫化铜纳米粉体的方法,涉及到机械合金化技术。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相比于传统材料具有优异的磁、光、电、声及力学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过渡金属硫化物是一类用途广泛的功能材料。纳米尺寸的硫化铜粉体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由于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其半导体纳米晶体在分子实体和微晶之间有传导电子的媒介作用,具有块体材料无法比拟的光电特性,硫化铜纳米粉体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在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热转变的覆盖层,聚合物表面的导电层,光学过滤器,室温下的氨气传感器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在制备发光二极管,光催化和电化学电池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 

不同化学计量比的硫化铜,按照通式Cu2-xS(-0.5≤x≤1.5)存在一系列能够稳定存在的铜硫化合物,比如:富铜的Cu2S,随着Cu缺位的增减逐渐出现Cu1.96S,Cu1.8S,Cu1.75S,Cu1.6S, Cu1.4S以及CuS等一系列化合物。由于铜原子占位不同,这些化合物能形成具有包括属于立方晶系、正交晶系、六方晶系等不同的晶胞结构,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有所不同,禁带宽度根据x值变化,比如Cu2S的禁带宽度是1.2 eV,Cu1.8S的禁带宽度是1.5 eV,而CuS是禁带宽度是2 eV。可调控的禁带宽度对于光电方面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制备硫化铜纳米粉体的方法有沉淀法、固相反应法、水热法、乳液法、模板法等。常新红等人(专利公开号:CN101798104A)先制备铜源分散溶液和硫源分散溶液,将制得的硫源分散溶液和铜源分散溶液均匀混合生成黑色沉淀,反应10~60min后将反应物送入离心机,分离出的沉淀物依次经过与蒸馏水、乙醇水溶液和无水乙醇先混匀再离心分离等步骤后,送入干燥箱干燥后制得硫化铜纳米粉末。该工艺需要制备前驱分散液,且分离步骤繁琐。马广跃等人(专利公开号:CN101367541)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用低温溶剂热方法合成纳米硫化铜,在[BMIM][BF4] 或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中,按照摩尔比添加硫脲和醋酸铜,然后在反应釜中于120度的温度下反应24小时,得到纳米尺寸的棒状硫化铜。该方法反应时间长,且使用的原料复杂、昂贵。总之,目前已有的合成硫化铜纳米粉体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原料昂贵,工艺繁琐,耗时长,产品难于分离,产率不高,而且这些制备方法只适合于制备某一种化学计量比,比如,CuS或者Cu2S纳米粉体,很难有一种方法能够同时制备分属不同晶体类型的、不同化学计量比的一系列硫化铜纳米粉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备不同化学计量比硫化铜纳米粉体的方法,采用非平衡态的机械合金化法,以单质Cu粉和S粉为原料,通过原料的不同配比来控制所得产品的化学计量比,所需设备简单,时间短,产品无需分离,纯度高,产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一种不同化学计量比的硫化铜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金属单质铜粉(质量分数大于99.9%)和单质硫粉(质量分数大于99.8%)为原料,按照Cu2-xS (-0.5≤x≤1.5)配比,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球磨转速100~425 rpm球磨5~600 min,可获得尺寸为1~500 nm的不同化学计量比的单相硫化铜均匀纳米粉体。

本发明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不同化学计量比的Cu2-xS,纳米粉体,具有化学计量比可控,原料易得,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耗时少,产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机械合金化非平衡态、快速合成不同化学计量比的硫化铜纳米粉体,无湿磨过程,无需分离,直接取料,产品纯度高,产率高。该方法能够简单、方便、快捷地制备出具有1~500 nm的不同化学计量比的硫化铜纳米粉体。

附图说明

图1:所制备的一种硫化铜纳米粉体的XRD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6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