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净化室内空气及消除二手烟的过滤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6881.3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2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康;王蕴渔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海康;王蕴渔 |
主分类号: | B01D39/02 | 分类号: | B01D39/02;A61L9/013;A61L9/014;A61L9/22;A61L101/02;A61L101/12;A61L10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室内空气 消除 二手烟 过滤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过滤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能净化室内空气及消除二手烟的过滤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污染了的室内空气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人类68%的疾病与污染了的室内空气有关。
据国内权威的环保检测机构介绍:只要室内各处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长期均匀地保持在3000个/cm3以上,即可解决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长期以来,二手烟一直损害着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包括自己家人、好友的健康。对二手烟的综合治理一直难以实施及推广,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合适的能消除二手烟及净化室内空气的过滤材料。
非金属矿物海泡石,富镁、纤维状,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对极性分子有较强的化学选择性,吸附性能极佳,在空气净化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海泡石粉能吸附、过滤、催化烟气中的溶胶化合物,特别对0.1um以下的溶胶化合颗粒吸附能力较强。但海泡石制成的烟气过滤催化材料不能够自洁,吸附了的胶质物和溶胶化合颗粒粘附在催化后的过滤介质的表面,影响了吸附过程的继续进行,降低了整体的吸附能力,吸附效率也随着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净化室内空气及消除二手烟的过滤材料。用以消除二手烟及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解决目前国内急需解决的二手烟和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能净化室内空气及消除二手烟的过滤材料,包括:基布,以及按重量份数计的非金属矿吸附剂6~7份,负離子粉1.5~1.25份,远红外粉1.5~1.25份,纳米二氧化硅1~0.5份。
所述的基布以PET纤维作为材料,多孔布置,重量:105-110g/m2,有效孔隙率大于等于80%,平均孔径0.5-0.8mm。
所述非金属矿吸附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海泡石矿粉4~4.5份、凹凸棒石矿粉2~2.5份。
所述负離子粉为电气石粉。
所述远红外粉为含有锗、硒、铈、锶、镱诸元素的合成稀土矿物粉。
一种能净化室内空气及消除二手烟的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所述的配料比例,加上稀释剂(水),放入混合机内,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成泥浆。
2、确认上述5种原料粉已混合成泥浆状后,加入乳液粘合剂,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到浆料成乳白色泡沫状的浆糊状,如果固含量太高,加入稀释剂(水),调整固含量50-55%,继续搅拌到浆料成乳白色泡沫状的浆糊;
3、将乳白色泡沫状的浆糊放入涂槽内,采用气力搅拌机,保证浆料固、液均匀、不沉淀;
4、将基布浸入涂槽内,使基布全部浸渍到浆料,后进入挤压滾筒,在设定的压力(0.5-0.65MPa)下挤出多余浆料,确认基布孔隙内均匀含有浆料后,基布进入烘箱内焙烘干燥。
5、干燥后的基布经整平工艺后收卷待用。此时基布上的过滤介质厚度均匀,形成一种能净化室内空气及消除二手烟的过滤材料。
在此以1~5来表示这些步骤的先后次序。
所述的乳液粘合剂是固含量60%的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
天然矿物电气石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天然能发出負离子的矿物。由于天然矿物电气石在常态下产生的負离子量较少,但经我们大量试验证实:电气石在远红外波的驱动下能产生大量負离子,因此采用远红外粉与电气石粉结合,再加入天然矿物海泡石矿粉、凹凸棒石矿粉、纳米二氧化硅等,由此合成的浆料浸渍在基布上,再挤压、烘干、整平加工成过滤材料。过滤材料中的远红外粉发出远红外波,在远红外波的驱动下电气石粉产生大量負离子(永久性长期释放负离子),同时驱动海泡石矿粉,凹凸棒石矿粉中的镁、锰,电气石粉中的硼等自激催化吸附在过滤材料上的烟气、病毒、细菌等污染物的溶胶化合物,达到高效、大能量、永久性的运行效果,由此消除异味、杀灭细菌,消除二手烟。过滤介质表面容尘量可达200-300g/m2,随阻力上升到一定限度,还可以将过滤材料取出,用清水冲洗、干燥后可以重复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原料、助剂等均可以在市场上购得,且均符合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海康;王蕴渔,未经蔡海康;王蕴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6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档滑行提示系统、方法及车辆
- 下一篇:三网融合与电视支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