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8034.0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7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鹿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2003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讯,特别涉及一种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功能的逐渐丰富,智能手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加上智能操作系统的功能不断强大,手机硬件速度的不断提升,智能手机给用户带来的使用体验越来越棒。由于智能手机多采用触摸屏来作为用户交互的方式,尤其是电容式触摸屏越来越成为智能手机的必备。
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LCD屏幕已经达到3.5寸以上,有的厂商已经将旗舰机型的显示屏升级到了4寸。当然随着屏幕的不断变大,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也提高,但是手机的尺寸也跟着越来越大了,当手机的尺寸超过一定大小,无论是对于美观或者使用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现有手机在保持整体尺寸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因屏幕上方的距离传感器、听筒、前置摄像头等硬件而造成屏幕大小受限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在手机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屏幕尺寸最大化的手机。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手机,其包括一手机壳体,输入/输出装置和/或传感器装置,其特点在于:在该手机壳体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指向该手机的外部的容纳槽,该容纳槽位于该手机的屏幕的后方;该手机还包括一尺寸结构与该容纳槽适配的盒体,该盒体与该容纳槽为活动连接;该输入/输出装置和/或该传感器装置设于该盒体上。
其中,该盒体与该容纳槽为滑动连接;该容纳槽的内部、沿该盒体滑动的方向设有至少一条滑槽,该盒体上与该滑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与该滑槽适配的凸部。
其中,该手机还包括一弹性机构,该弹性机构的一端固定于该容纳槽中,该弹性机构的另一端固定于该盒体上;该盒体位于该容纳槽内时的该弹性机构的形变量大于该盒体滑出该容纳槽时的形变量。
其中,该弹性机构为一弯曲的板簧。
其中,该手机还包括一将该盒体锁固于该容纳槽内的锁扣装置。
其中,在该手机壳体上设有一个连通该手机外部和该容纳槽的通道;该锁扣装置包括一转设在该通道中的卡板,该卡板的一端延伸至该手机的外部,该卡板的另一端设有一指向该容纳槽的勾部;在该勾部与该手机壳体之间设有一弹性部件;该盒体上与该勾部同侧的部位设有一个与该勾部适配的缺口。
其中,该容纳槽位于该手机壳体的顶部;该输入/输出装置包括听筒和/或前置摄像头,该传感器装置为一距离传感器。
本发明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手机巧妙地利用可收缩式的结构,将现有手机中屏幕正面顶部的装置移植到盒体中,增大了手机屏幕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手机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手机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手机的容纳槽与盒体装配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手机的输入/输出装置和传感器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手机的盒体容置于容纳槽时的状态图。
图6为图5中的盒体滑出容纳槽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在手机壳体1的上方设有一个容纳槽11,该容纳槽11位于手机屏幕12的后方(见图2所示)。并且,容纳槽11的开口自手机壳体1的顶部延伸到手机壳体1的后表面。在该容纳槽11中插设了一个盒体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盒体2的前表面位于上方的位置设置了作为输入/输出装置的前置摄像头31和听筒32,以及作为传感器装置的距离传感器33。
如图3所示,在容纳槽11沿盒体2滑动的方向(图3中垂直纸面方向)上设有两条滑槽111,而在盒体2上与滑槽111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滑槽111适配的凸部21,从而确保盒体2滑动的时候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如图4所示,前置摄像头31、听筒32以及距离传感器33安装在柔性电路板34上,而柔性电路板34的下端留出了一定长度并形成了层叠结构,在下端还设有一用于与手机主板(图中未示)连接的连接器35。该部分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8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皮尔格冷轧管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动力产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