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8134.3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8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强;徐立智;张琪;应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孙佳胤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发光二极管 驱动 电路 | ||
1.一种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是驱动多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变压器,具一初级绕组及一次级绕组;
一主开关电路,电性连接于初级绕组,由主开关电路切换运作使一输入电压选择性地经由开关电路传递至初级绕组,且次级绕组产生一次级电压;
多个调整电路,电性连接于次级绕组和多组发光二极管,接收单一个次级电压并分别提供多个输出电流至多组发光二极管,且产生多个误差信号;
一判断电路,电性连接于多个调整电路,接收关于各个调整电路电量通过率的多个误差信号,并根据多个误差信号所代表的电量通过率产生一反馈信号;以及
一主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主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和判断电路,根据反馈信号产生一调变信号,使主开关电路随着调变信号导通或截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判断电路是选择代表电量通过率最高的一个误差信号为反馈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调整电路接收相同的次级电压且各自调整多个调整电路的占空比或阻挡时间或电量通过率,使提供至每一组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电流相等,且电量通过率最高的调整电路的阻挡时间最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误差信号分别正比于多个调整电路对应的调整电路电量通过率及占空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单元根据反馈信号调整调变信号的占空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调整电路的第一个调整电路包含:
一平衡单元,电性连接于次级电压的电能传递回路上;
一整流滤波电路,电性连接于第一调整电路的输出侧和平衡单元之间;以及
一控制单元,电性接于平衡单元和第一调整电路的输出侧,根据第一个调整电路的输出电流的电流值调整次级电压,通过平衡单元的时间或电量通过率,使经由平衡单元传递至整流滤波电路的一第一电压的占空比小于或等于次级电压的占空比,来达到第一个调整电路的输出电流值维持一设定电流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滤波电路由一滤波电容、一滤波电感以及至少一个二极管构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包含:
一电流检测电路,电性连接于第一调整电路的输出侧,检测第一个调整电路的输出电流;
一二极管,与平衡单元电性连接;以及
一控制电路,电性接于二极管和电流检测电路,通过电流检测电路取得第一个调整电路的输出电流值,并根据第一个调整电路的输出电流值调整次级电压通过平衡单元的时间或电量通过率,使经由平衡单元传递至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电压的占空比小于或等于次级电压的占空比,来达到第一个调整电路的输出电流值维持设定电流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单元为磁放大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判断电路包含多个选择二极管,多个选择二极管的一端电性连接于主控制单元,多个选择二极管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调整电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重置电路,且变压器进一步包含一复位绕组,所述的重置电路与复位绕组电性连接,用于重置变压器储存的电能。
12.一种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是驱动多组发光二极管,它包含:
一供电装置,提供一独立电压源;以及
多个调整电路,电性连接于供电装置和多组发光二极管,接收单一一个电压源并分别提供多个输出电流至多组发光二极管,且产生多个误差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信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装置以一前级供电电路方式实现,前级供电电路接收一输入电压且通过前级供电电路内部的一主开关电路运作,将输入电压的电能转换为电压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81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合止血钳使用的血管支承结构
- 下一篇:利用泪膜热影像产生量化指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