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次全切除后用植骨笼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8173.3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2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切除 后用植骨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颈椎次全切除后用植骨笼。
背景技术
治疗颈椎疾病,有时需要进行颈椎次全切除手术,即在颈椎的椎体上划开一个矩形空腔,在手术过后,还需要将切除下来的碎骨重新填充到该矩形空腔中,让碎骨在矩形空间中生长并与矩形空腔壁上的骨头长在一起。在现有技术中,是将碎骨放置到圆柱状的植骨笼中,然后将植骨笼再放置到空腔中,让碎骨透过植骨笼上网孔与矩形空腔壁上的骨头长在一起。由于植骨笼为圆柱形,这就导致其内的碎骨与矩形空腔壁的接触面积比较少,不利于碎骨充分生长连接到矩形空腔壁的骨头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颈椎次全切除手术后,使颈椎碎骨充分生长在椎体的空腔内的颈椎次全切除后用植骨笼,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颈椎次全切除后用植骨笼,其特征在于: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六面体结构,其顶面、底面、左面、右面、前面均开有窗口,后面封闭。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面和底面为与颈椎椎体端面斜度呈解剖状吻合的斜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植骨笼具有如下优点:有利于其内的碎骨与矩形空腔壁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让碎骨充分接触及生长在矩形空腔壁的骨头上,两端的解剖形结构更增加了植骨笼的稳定性、靠脊髓的底面封闭避免生长的赘骨对脊髓压迫、已经该材料便放射线通透有利观察骨愈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植骨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植骨笼的侧视图
图中:
100-植骨笼,101-顶面,102-底面,103-左面,104-右面,105-前面,200-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颈椎次全切除后用植骨笼100,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结构为六面体结构,其中顶面101、底面102、左面103、右面104、前面105均开有窗口200,后面封闭。
另外,顶面101和底面102为与颈椎椎体端面斜度呈解剖状吻合的斜面。
采用这样的结构,将装有碎骨的植骨笼100放置到椎体的矩形空腔中,植骨笼100的顶面101、底面102、左面103、右面104均能很好地与矩形空腔壁吻合,这样碎骨透过窗口200与矩形空腔壁的骨头的接触面积就比较大,更加有利于碎骨与矩形空腔壁的骨头生长连接,有利于病人的尽早康复。另外,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植骨笼不会对X光拍摄造成干扰,有利于方便准确地检验病情。
因此,本发明具有让颈椎碎骨充分生长在椎体的空腔内优点,有助于病人疾病的早日康复。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未经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8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