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现互联网性能测量系统中的探针故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8445.X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巍;刘述;何宝宏;马科;徐贵宝;唐浩;张恒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现 互联网 性能 测量 系统 中的 探针 故障 方法 | ||
1.一种发现互联网性能测量系统中的探针故障的方法,所述互联网性能测量系统基于TWAMP协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探针向服务器注册成功后,由服务器建立第一内存表和第二内存表,所述第一内存表用于保存探针发送来的实时信息和接收到所述实时信息的时间,所述第二内存表用于保存已注册的探针的信息记录;还具体包括:
步骤10:设置未连接次数为0,清空所述第二内存表;
步骤20:服务器接收探针发送来的实时信息,并在所述第一内存表保存该实时信息和接收到所述实时信息的时间,在所述第二内存表保存已注册的探针的信息记录,包括探针的名称、IP地址和网管地址信息;
步骤30:从所述第二内存表中读取一条信息记录;
步骤40:将所述信息记录与所述第一内存表中的实时信息匹配,如能够匹配,则证明在超时时间内收到了探针的实时信息,转至步骤50;若不能匹配,则证明在超时时间内未收到探针的实时信息,转至步骤70;
步骤50:修改探针活动状态为“正常”;
步骤60:设置探针的未连接次数为0,删除所述第一内存表中的数据,并转至步骤30;
步骤70:修改探针活动状态为“故障”;
步骤80:设置探针的未连接次数+1,删除所述第一内存表中的数据;
步骤90:判断未连接次数是否大于3,若否,则转至步骤30;若是,则判定被检测的探针出现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服务器接收探针发送来的实时信息,并在所述第一内存表保存该实时信息和接收到所述实时信息的时间,,具体包括:
步骤21:从内存中读取服务器的IP地址、keepalive定时时间间隔信息;
步骤22:设定调度器每隔所述keepalive定时时间间隔便向服务器发送keepalive数据包;
步骤23:接收keepalive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内存表保存keepalive数据包中的信息和接收到keepalive数据包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2之后还包括:
步骤221:创建keepalive报告的UDP端口;
步骤222:封装keepalive数据包,根据已定义的keepalive报文,填入相应信息;
步骤223:发送keepalive数据包,通过条用发送函数将keepalive数据包通过UDP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224:关闭所述UDP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keepalive数据包的报文各字段含义分别设定为报文长度、报文类型和探针名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被检测的探针出现故障后,还包括:
步骤110:从所述第二内存表中读取需检测的探针的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
步骤120:对步骤110中读取的IP地址进行ping测试,确定是否能够ping通,若是,则转至步骤130;若否,则转至步骤150;
步骤130:判定探针的故障类型为“软件故障”;
步骤140:设置探针的未连接次数为0,删除所述第一内存表中的数据,转至步骤180;
步骤150:对探针的网关IP地址进行ping测试,确定是否能够ping通,若是,则转至步骤160;若否,则转至步骤170;
步骤160:判定探针的故障类型为“主机故障”,并转至步骤180;
步骤170:判定探针的故障类型为“网络故障”,并转至步骤180;
步骤180:将探针的故障类型写入日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0具体包括:
步骤111:从所述第二内存表中读取需检测的探针的IP地址;
步骤112:判断所述第二内存表中是否含有与步骤111中所述的IP地址相应的网关IP地址,若有,则转至步骤114;若否,则转至步骤113;
步骤113:从数据库探针基本信息表中读取与步骤111中所述的IP地址相应的探针信息,并添加至所述第二内存表,并转至步骤111;
步骤114:从所述第二内存表中读取需检测的探针的网关IP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未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84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