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浮微粒去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9033.8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易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源环境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微粒 去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浮微粒去除装置,尤指一种将数个刷具般的拦阻件设置于待处理气流的气流通道内部,且利用喷洒冷却水(雾)或是让冷却流体流经拦阻件内部,令拦阻件的温度低于待处理气流露点温度的设计。
背景技术
悬浮微粒(或称为气胶)是指飘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直径在0.001~10μm之间)的总称,其成分可区分为原发性悬浮微粒及衍生性悬浮微粒;其中,原发性悬浮微粒是指污染源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例如火山活动、森林火灾、花粉、沙尘等自然界活动,以及研磨、电镀、燃烧及铸造等工业生产活动;再者,衍生性悬浮微粒主要来自于气固相转化反应,例如氮氧化物与硫氧化物经由光化学反应形成硝酸盐与硫酸盐成分,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经过衍生性反应形成有机碳成分等。
再者,由于悬浮微粒对整个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除了对气候与人类健康的影响外,还有就是对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然而,生活或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挥发性有机物,通常会利用多孔性吸附材(活性碳、沸石等)予以净化处理,但因悬浮微粒会堵塞住吸附材的孔洞,降低吸附材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能力,且一旦悬浮微粒堵塞住吸附材的孔洞后就难以去除,吸附材的使用寿命遂因此缩短;于是,对于使用多孔性吸附材的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装置,加设滤网是常见用以去除悬浮微粒的方式,但洁净度低的滤网对于悬浮微粒的去除程度有限,而洁净度高的滤网则有更换费用高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浮微粒去除装置,其具有悬浮微粒去除程度高且费用低廉的功效,且具有拦阻件线上再生的功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浮微粒去除装置,是于待处理气流的气流通道内部设置包括有:数个拦阻件,各该拦阻件于一基体的周缘形成有数个细条体;以及一冷却单元,令各拦阻件的温度低于待处理气流的温度。
此外,进一步相对各该拦阻件搭配设置有刮件,而各该刮件可相对各基体的轴向移动,令各细条体随其移动而挠性弯曲;又,各刮件的型态为环形;另,各拦阻件的数个细条体放射状设置于基体的周缘。
再者,该冷却单元为相对各该拦阻件所设置的冷却水喷洒器,且进一步于该冷却水喷洒器与气流通道底部间设置有循环管,且于该循环管设置有循环泵与冷却器,而该冷却水喷洒器令各拦阻件的温度低于待处理气流的露点温度。
另者,该冷却单元为于各拦阻件的基体所形成的冷却流体流道,且进一步令各冷却流体流道以一循环管予以串联或并联,且于该循环管设置有循环泵与冷却器,而各冷却流体流道令各拦阻件的温度低于待处理气流的露点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悬浮微粒去除程度高且费用低廉的功效,且具有拦阻件线上再生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刮件相对于拦阻件轴向移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拦阻件
11基体
12细条体
20刮件
30a、30b冷却单元
31冷却水喷洒器
32冷却流体流道
33a、33b循环管
34a、34b循环泵
35a、35b冷却器
40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是于待处理气流的气流通道40内部设置包括有:数个拦阻件10,各该拦阻件10于一基体11的周缘放射状形成有数个细条体12,其型态犹如一般的刷具;数个环形刮件20,与各该拦阻件10搭配设置,而可相对该基体11的轴向移动,俾令该细条体12随其移动而挠性弯曲;以及一冷却单元30a,相对各该拦阻件10设置有冷却水喷洒器31,而对各该拦阻件10喷洒冷却水(雾),俾令各该拦阻件10的温度低于待处理气流的温度(低于待处理气流的露点温度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源环境科技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承源环境科技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9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