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灌浆止漏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9279.5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于学贞;岳贝贝;王新社;王奚焯;王育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美建筑材料(太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G18/48;C08K5/12;C09K3/12;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灌浆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用灌浆堵漏防水材料,具体地涉及一种聚氨酯灌浆止漏材料。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所有建筑物都有防水防渗漏要求,如水库大坝、隧道、机场跑道、高等级公路、高速铁路路基、地下停车场、涵洞、游泳池、污水处理池、建筑物外墙等。而随着建筑物的使用,因内部或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使建筑物出现内部裂纹或裂缝,而使建筑物出现渗漏,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
目前对裂缝的处理主要采用灌浆料修补,灌浆料主要分为无机水泥类和化学灌浆料两大类。无机水泥类容易再次引起干缩裂缝,而现有的化学灌浆料固结体弹性差,粘度低,遇水后容易被稀释和冲走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灌浆止漏材料。
本发明机理是灌浆材料中的活性组分与水作用,形成不溶于水的固结体,在形成固结体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而使固结体发泡膨涨,增大了灌浆料的渗透半径并增强固结体与基体粘接性能,固化后的固结体强度较高、不收缩而起到堵漏防水的良好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聚氨酯灌浆止漏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高分子二元或三元醇 35~50
异氰酸酯 15~4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5
丙酮 10~20
其他助剂 3~6。
所述的高分子二元或三元醇为分子量1000-2000聚醚二元醇、分子量400-600聚醚二元醇、分子量4000-6000聚醚三元醇的其中一种或者几种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可以为灌浆料提供反应-OH基,并提供材料的基本性能。
所述的异氰酸酯为TDI 、MDI、或者TDI 和MDI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为本灌浆料提供反应的NCO基团及材料的基本性能。
所述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代替,起增塑作用,调节材料的柔韧性。
所述的丙酮由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或二甲苯、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代替,作为溶剂,起降低材料粘度的作用,增加材料的可灌性。
所述的其他助剂为催化剂、聚氨酯匀泡剂、或稳定剂。
所述的催化剂为有机锡类或叔胺类。
本发明聚氨酯灌浆止漏材料的制备步骤为:将已脱水的高分子二元或三元醇和丙酮溶剂加入四口瓶中,搅拌,升温到40~60℃,然后缓慢地加入异氰酸酯,在控制温度下,滴加时间为30min~60min,滴加完毕后,然后再升温到70~80℃,反应2h~3h,降温,加入其他助剂搅拌均匀,出料,即得成品。
使用本发明产品时,按如下步骤施工:找出漏水点,把漏水部位凿毛,清理干净;用电锤钻孔,孔径12mm-14㎜;用堵漏剂或堵漏宝预埋灌浆咀,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0.3m~1m一个;用泵注入有颜色的水,了解各孔之间串通情况和估计材料用量;用电动或手动注浆机将聚氨酯灌浆料从注浆咀注入混凝土裂缝或需加固的基体中,注浆时从下而上,24小时后割除灌浆咀,用堵漏宝封闭。
本发明聚氨酯化学灌浆止漏材料是一种防水堵漏能力较强、固结强度较高的防水固结材料,是由异氰酸酯和多羟基化合物反应而成的聚氨基甲酸酯类的聚合物。由于浆液中含有未反应的端异氰酸基团,当把聚氨酯浆液注入到建筑物的裂缝或疏松含水地基中时,该基团一经与水接触就发生反应,在建筑物裂缝或地基的孔隙间最终生成不溶于水的发泡凝胶状固结体,在凝胶体中含有大量极性基团,与混凝土、岩石、土壤颗粒等表面有很强的亲合力,粘结强度大,从而堵塞了缝隙,起到了封堵裂缝漏水和加固地基的作用。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产生较大的膨胀压力,一方面推动浆液向疏松地层的孔隙、建筑物裂缝深处扩散,另一方面促使浆液与建筑物缝隙表面形成较强的结合,这样加大了浆液的扩散范围,也增强了堵漏防水效果。浆液还有遇水不易被稀释和冲出、胶凝时间可以大范围调控等特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化学稳定性高,强度高,韧性好;
(2)具有较大的渗透半径和凝固体积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CO2,由气体产生的压力推动浆液向裂缝深处扩散,形成坚韧的固结体;
(3)粘度及固化时间可调,适合各种裂缝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美建筑材料(太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德美建筑材料(太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9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