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织物面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9920.5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3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大卫·古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寇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5/00 | 分类号: | D06H5/00;D05B3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英国米德塞克斯阿***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织物 面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面料的接合。按传统方式,织物面料通过缝纫来接合。近来,化学粘合用于接合面料。在一些应用中,采用这两种技术的组合。
背景技术
在搭接缝结构中能够见到使用缝纫与面料粘合的组合示例,该搭接缝结构用于接合诸如‘免熨’服装之类的服装(如衬衫)中的织物面料。通过叠合两个织物面料以生成具有四层织物的接缝,然后通过沿接缝边缘延伸的全部四个织物层生成两路(run)平行缝合,来构成搭接缝。为了确保接缝是整齐、平坦、没有皱纹并且还对接缝提供附加强度,已知的是将可溶带放置在搭接缝的两层之间-通常在第二与第三层之间。当热量施加到接缝时,可溶带上的粘合涂层溶化,并且热粘合剂透过接缝层,以对其增加粘合力。
可溶带的插入必定代表着在制造使用搭接缝所创造的服饰中的额外步骤,因此表示额外的成本。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备选方案。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合两个织物面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面料的边缘放置成相互对齐,以便形成接缝;将至少一个面料的边缘包裹在可溶线中,以便生成加工边;缝合叠合面料,以便将其相互接合;以及将热量施加到所缝合接缝,以便使可溶线溶化。
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合织物面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对两个织物面料的端部进行锁缝包边,以便在各面料上创建加工边;通过叠合两个面料的加工边,然后将叠合面料缝合在一起,来创建搭接缝;将热量施加到搭接缝;其中通过使用可溶线的锁缝包边来创建每个加工边。
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合织物面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将边缘包裹在可溶线中来至少处理面料之一的边缘,将面料边缘放置成彼此相邻并且通过与加工边基本平行延伸的至少一路(run)缝合将面料缝合在一起;将加工边压在面料之一上,加热边缘,由此溶化可溶线。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执行单个缝合步骤导致生成由位于缝合路之外的面料的两个部分所组成的罗纹之后,面料均对折以将罗纹包含在法式缝中,然后将热量施加到罗纹的所述或每个加工面料边,其中对折的面料被同时相对按压,而其它面料形成法式缝。
按照另一个优选实施例,随着罗纹的两个面料的处理,通过锁缝缝合,第一缝合路同时完成,罗纹边的包边由可溶线进行。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服装或其他制品项目,具有由接缝结合的两个织物面料,该接缝由在此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实施例生成。
附图说明
现在通过举例、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包括:
图1是采用可溶带的现有技术搭接缝的剖面;
图2是图1的搭接缝的平面图;
图3是通过锁缝包边所处理的织物面料的边缘的透视图;
图4是通过简单线循环的加工的织物边缘的透视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搭接缝的剖面;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已锁缝接缝的透视图;
图7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其生成的第一阶段的已锁缝接缝的剖面;
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其生成的另一阶段的已锁缝接缝的剖面;
图9至图1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法式缝来接合两个织物面料的阶段的透视图;
图12和图13是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接合织物面料的阶段的透视图;以及
图14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接缝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1和图2,两个织物面料(fabric panels)10、12相互叠合,生成四层织物厚的接缝14。因此,接缝14包括织物层20-26,如图1所示。两个面料10和12通过两路(run)缝合30、32(其位置在图1中通过虚线示出)来接合。为了确保接缝是整齐、平坦、没有皱纹并且还提供附加强度,将可溶带40分别插入接缝14的第二与第三织物层22、24之间。可溶带40的功能是提供粘合剂,粘合剂在缝合之后热量被施加到接缝时熔化,并且透过搭接缝的织物层,以便确定织物面料10与12之间的强接合。这种接缝完全是常规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寇驰有限公司,未经寇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9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翻转工装
- 下一篇:管道空气多用靶板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