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热辅助磁性记录头的具有两个接线层的头支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0373.2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6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岛泽幸司;田中浩介;本田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5/60 | 分类号: | G11B5/60;G11B5/5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辅助 磁性 记录 具有 两个 接线 支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热辅助磁性记录的热辅助磁性记录头,以及涉及头支架组件(HGA,head gimbal assembly),所述头支架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头的悬挂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HGA的磁性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对互联网的大量使用,在诸如服务器和信息处理终端之类的计算机上存储了远远高于以往的大量数据。预计这还会加速进一步增长。在这些环境下,越来越需要作为海量存储器的诸如磁盘装置之类的磁性记录装置,并且还越来越需要磁性记录装置的更高记录密度。
在磁性记录技术中,需要磁头在磁性记录介质上写入较小的记录比特,以实现较高的记录密度。为了稳定地形成较小的记录比特,在商业上实行垂直磁性记录技术,在垂直磁性记录技术中,与介质表面垂直的磁化分量用作记录比特。此外,正在积极开发热辅助磁性记录技术,所述热辅助磁性记录技术使得可以使用具有更高的磁化热稳定性的磁性记录介质。
在热辅助磁性记录技术中,使用具有较大能量Ku的磁性材料形成的磁性记录介质,以使磁化稳定,然后通过对介质的用于写入数据的部分进行加热,来减小该部分的各向异性磁场,然后通过向加热部分施加写入场来执行写入。实际上,通常使用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利用诸如近场光(NF光)之类的光来照射磁性记录介质,从而将磁性记录介质加热。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重要的是:在头的内部应当将具有足够高的光输出的光源布置在哪里以及如何布置所述光源,以在磁性记录介质上的期望位置稳定地提供具有足够高的强度的光。
关于光源的设置,例如,美国专利No.7,538,978B2公开了一种配置,在这种配置下,包括激光二极管的激光单元安装在滑块的背面;美国专利公开No.2008/0056073A1公开了一种配置,在这种配置下具有单片集成反射镜的激光二极管元件的结构安装在滑块的背面。此外,美国专利公开No.2005/0213436A1公开了一种滑块与半导体激光器形成在一起的结构;Robert E.Rottmayer等人的“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Vol.42,No.10,p.2417-2421(2006)公开了一种配置,在这种配置下,利用设置在驱动装置内的激光单元所产生的光,来照射衍射光栅。
此外,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具有“复合滑块结构”的热辅助磁性记录头,其中通过将具有光源的光源单元与具有写入头元件的滑块的端面(背面)相联接(join),来构造所述“复合滑块结构”,端面与滑块的对向介质表面(opposed-to-medium surface)相对。例如,在美国专利公开No.2008/043360A1和美国专利公开No.2009/052078A1中公开了“复合滑块结构”。
尽管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光源安装,然而上述所有激光二极管都是由半导体制成的器件。半导体器件的输出响应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地,在使用磁盘装置的环境下采用的环境温度在例如-5至60℃的范围内。相应地,从设置在头中的光源输出的光的变化范围应当被估计为非常宽。此外,由于从周围元件和光源自身辐射的热量所引起的光源温度变化也非常大,所以从光源输出的光的变化范围进一步增大。因此,为了在不同温度下稳定地提供具有恒定强度的输出光,需要一种实时监测(检验)从光源输出的光的变化的系统。
具有“复合滑块结构”的热辅助磁性记录头具有非常稳定的良好热辅助磁性记录能力,其中所述热辅助磁性记录头包括传播用于热辅助的光的光学系统以及监测光的系统。当热辅助磁性记录头安装在悬挂物上以形成头支架组件(HGA)时,如何将头安装到悬挂物上以及如何为光源、监测系统和磁头元件提供接线变得非常重要。
实际上,在包括这种“复合滑块结构”头的HGA中,除了传统HGA的接线以外,至少对于光源和监测系统还需要接线线路。需要考虑防止光源和监测系统的接线线路与磁头元件尤其是写入磁头元件的接线线路之间的串扰。此外,光源、监测系统和磁头元件的端子电极设置在各种位置。所有这些端子电极都需要正确地连接到接线组件。然而,对于这种附着和接线的问题尚无一定之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0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