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0912.2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吕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档 网络 编辑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共享者在网络上共享待编辑文档;
(2)参与者从网络上获取待编辑文档,并锁定部分文档内容;
(3)参与者编辑所述部分文档内容,编辑完毕后传递给共享者;
(4)共享者根据接收到的部分文档内容更新文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共享待编辑文档的方法如下:
将待编辑文档信息加入到共享缓冲区中,并标记为已共享;所述文档信息包括文档标识和名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参与者从网络上获取待编辑文档的方法如下:
参与者在网络上广播一条列举共享文档的消息;
具有共享文档的共享者应答所述消息;
收到应答后参与者再向每一个应答的共享者发送枚举共享文档的消息;
收到消息的共享者将其共享缓冲区中每一个文档信息返回;
从返回的文档信息中选择一个文档信息后向该共享者发送编辑文档消息,同时传递编辑者身份;
共享者收到编辑文档消息后,根据编辑者身份确定是否同意,如果同意,则返回同意消息,同时返回该文档的内容;如果不同意,则返回不同意消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参与者从网络上获取待编辑文档的方法如下:
所述参与者向其要编辑的文档的共享者发送枚举共享文档的消息;
所述共享者收到消息后将其共享缓冲区中每一个文档信息返回给所述参与者;
所述参与者从返回的信息中选择一个文档信息后向所述共享者发送编辑文档消息,同时传递编辑者身份;
所述共享者收到编辑文档消息后,根据编辑者身份确定是否同意,如果同意,则返回同意消息,同时返回该文档的内容;如果不同意,则返回不同意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档格式为XML,如果文档不是XML格式,则将其转换成XML格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锁定文档部分内容的方法如下:
判断待锁定部分文档内容是否已被锁定,如是,则不能再次锁定;如否,则将这部分内容标记为锁定,并立即锁定;
向共享者发送一条锁定文档的消息,并传递锁定者身份和锁定的部分文档内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编辑完毕后传递给共享者的过程如下:
参与者向共享者发送保存文档通知,共享者应答该通知;
参与者接到应答后,向共享者发送保存消息;
共享者接收到消息后判断是否是该编辑者锁定的,如果是,则更新内容,并继续保持锁定;检查是否需要向该编辑者返回其他非锁定部分内容,如果需要,则将其他非锁定部分内容返回给参与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文档编辑过程中,共享者定时向所有正在对该文档进行编辑的参与者发送保存通知,参与者接到通知后,返回保存消息,共享者根据保存消息保存文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文档编辑过程中,还包括编辑者退出编辑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退出编辑的编辑者是文档的共享者,那么采用下述方法之一退出编辑:
①通知所有编辑者保存部分文档内容,在一个超时间隔后保存文档,解除文档锁定,不再共享该文档;
②将对文档的控制权限转移给另一个编辑者,保存整个文档,将正在编辑的编辑者列表、锁定情况传递给该编辑者,该编辑者接受后,通知所有编辑者文档的共享者已经转移。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文档的网络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退出编辑的编辑者是非共享者,则向共享者发送退出消息,共享者将该编辑者编辑的部分文档内容解锁,并将该编辑者从正在编辑的编辑者名单中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09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