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有机湿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以及利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1335.9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梁立全 |
地址: | 5104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有机 垃圾 分类 收集 处理 以及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湿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以及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生活垃圾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生活垃圾通常采用填埋、焚烧等垃圾处理方法,这些处理方法存在效率低、污染重的问题。国外现行的较为先进的湿垃圾分类处理方法采用的是在居民家庭安装湿垃圾粉碎机,经过专用管道集中收集到位于居民小区的地下预发酵池密封发酵,预发酵后的垃圾由垃圾流转机构运送至垃圾处理厂快速进行沼气生产和肥料生产。这种方法解决了垃圾处理厂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提高了垃圾处理和转化的效率,没有垃圾集中和流转过程的二次污染,是很先进环保的垃圾处理工艺。
但是,上述的湿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在我国推广还存在着下述障碍:1.家用湿垃圾粉碎机一次安装投入价格昂贵;2.家用湿垃圾粉碎机易损,维修保养难;3.需要在建筑上设计安装专用管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效好,易实施的生活有机湿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以及利用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生活有机湿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以及利用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湿垃圾经过居民分选后置于专用桶中并加盖密封;
2)、专用桶经专用桶转运车移送至预处理设备,预处理设备对湿垃圾进行集中粉碎,专用桶冲洗消毒后再移送至居民家中;
3)、经粉碎的湿垃圾排入预发酵池储存发酵;
4)、智能物运系统按照预发酵池中的垃圾预发酵状态数据将预发酵垃圾运至沼气生产厂进行沼气和肥料生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2)中,所述的预处理设备对专用桶依次进行自动吸入、开启密封盖、倾倒垃圾、气冲水洗、消毒干燥、自动吐出操作。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3)中,利用专用桶清洗水和预发酵水将粉碎后的垃圾冲排入预发酵池中。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预发酵池对湿垃圾进行进料监测、密封储存、厌氧发酵和出料监测。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智能物运系统对预发酵池中的预发酵垃圾进行物运调度和管理。
本发明将湿垃圾经过居民分选后置于专用桶中加盖密封,经专用桶转运车移送至预处理设备进行集中粉碎,专用桶冲洗消毒,经粉碎的湿垃圾排入预发酵池储存发酵,智能物运系统按照预发酵状态数据将预发酵垃圾运至沼气生产厂进行沼气和肥料生产。
本发明结合了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特点,将国外分散于居民家庭的粉碎处理过程改为集中粉碎处理过程,利用密封的专用桶和专用桶转运车代替建筑上专用管道,利用专用桶清洗水和预发酵水进行粉碎垃圾的冲排。这些改变,既解决了目前我国在垃圾分类、收集、流转、处理过程中的困扰,同时又避免了采用填埋、焚烧等垃圾处理方法存在的效率低、污染重的问题,处理垃圾的成效好,易实施,使得先进的湿垃圾分类处理工艺在我国的实施变得容易和高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生活有机湿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以及利用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湿垃圾经过居民分选后置于专用桶中并加盖密封,所述的专用桶具备可开启密封盖;
2)、专用桶经专用桶转运车移送至预处理设备,预处理设备对湿垃圾进行集中粉碎,专用桶冲洗消毒后再移送至居民家中,所述的预处理设备对专用桶依次进行自动吸入、开启密封盖、倾倒垃圾、气冲水洗、消毒干燥、自动吐出操作,专用桶具备预处理设备收集处理用定位槽;
3)、经粉碎的湿垃圾排入预发酵池储存发酵,湿垃圾排入预发酵池时,可利用专用桶清洗水和预发酵水将粉碎后的垃圾冲排入预发酵池中;
4)、智能物运系统按照预发酵池中的垃圾预发酵状态数据作为物运调度依据,将预发酵垃圾运至沼气生产厂进行沼气和肥料生产;预发酵池可对湿垃圾进行进料监测、密封储存、厌氧发酵和出料监测,智能物运系统对预发酵池中的预发酵垃圾进行物运调度和管理。
总之,本发明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发明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未经黄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13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多型腔的流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公共交通系统及其建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