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C5钢及利用其制备的大型平整辊以及MC5钢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1485.X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薛正国;王国宣;高全德;刘秀珍;高英丽;杨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60 | 分类号: | C22C38/60;C22C38/46;C21C5/52;C21C7/10;C21C7/072;C21D8/02;C21D1/28;C21D1/30;C21D1/26;C22B9/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欣棠;亢志民 |
地址: | 454685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c5 利用 制备 大型 平整 以及 制造 工艺 | ||
1.一种MC5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数为:C:0.75%~0.90%、Si:0.40%~0.80%、Mn:0.20%~0.50%、Cr:4.80%~5.20%、Ni:0.30%~0.60%、Mo:0.20%~0.60%、V:0.10%~0.20%、P≤0.015%、S≤0.015%、Cu≤0.20%、Al≤0.01%、Pb≤0.02%、As≤0.02%、Sn≤0.02%、Sb≤0.02%、Bi≤0.02%、H≤2ppm、O≤30ppm、N≤120ppm,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C5钢制备的平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C5钢制备的平整辊辊身成品直径在800mm以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辊的直径优选在800-1200mm之间。
4.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C5钢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取炼钢原料并加入占原料10 wt%-20 wt%的海绵铁,控制Cu、Pb、As、Sn、Sb、Bi有害元素含量至上述MC5钢的范围内;
②控制电弧炉冶炼温度,氧化脱碳量≥0.40wt%;电弧炉留钢操作,偏心底无渣出钢,出钢过程中按每吨钢1Kg~1.5Kg加入铝或含铝合金预脱氧,并按成分组成计算加入所需用量60wt%~80wt%的Cr、Ni、Mo合金;
③钢包炉采用底吹氩搅拌和真空脱气复合精炼,按钢液总重的2wt%~4wt%加入渣料,按每吨钢6Kg~10Kg加入脱氧剂,渣白取样分析后加入剩余的合金,调整成分至规定范围,加热后将钢液转至真空罐内,在≤0.5乇的真空度下进行真空脱气,脱气后出钢;
④出钢后浇注电极坯,采用惰性气体全程保护;
⑤电极坯凝固后脱模,切除冒口后热送至电渣工位;
⑥热态焊接假电极后进行电渣重熔,电渣控制熔化速率每小时950Kg~1300Kg,结晶器进水温度不大于25℃,出水温度不大于45℃,同时采用干燥空气或惰性气体隔绝大气保护电渣重熔技术,制造出重熔钢锭;
⑦电渣锭脱模后热送至锻压工位;电渣锭采用缓升温、长均热的加热工艺,保温后压制钳把,完成2次~3次镦粗和拔长,并采用高温均质化处理技术,然后锻造成形;
⑧锻坯两端切平后,降温至300℃~400℃后入炉进行锻坯热处理,热处理包括多次的正火+球化退火+扩氢退火,其中根据锻坯直径和氢含量计算扩氢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①中,炼钢原料优选35wt%~50wt%的废钢、15wt%~25wt%的返回钢、15wt%~30wt%的炼钢生铁或35wt%的热装铁水。
6.如权利要求4-5之一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②中,优选电炉开始氧化温度≥1550℃,出钢温度≥1640℃;优选炉内留钢10wt%;优选脱碳速度每分钟0.02wt%~0.05wt%。
7.如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③中,渣料优选石灰和萤石;石灰和萤石的用量优选10:1的重量比;脱氧剂优选碳粉和/或硅铁粉;优选加热15分钟以上后将钢液转至真空罐;优选真空脱气15分钟以上后出钢;出钢温度优选1510~1530℃。
8.如权利要求4-7之一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⑦中,优选采用升温速度不大于60℃/小时,加热5h~8h的加热工艺,并保温6h~10h后压制钳把。
9.如权利要求4-8之一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⑧中,优选采用冷气或水雾化强制冷却降温;优选2-3次的正火+球化退火+扩氢退火;优选扩氢时间为15h~30h/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14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