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补光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2099.2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F21V29/00;B60Q1/18;F21W101/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照明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补光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申请号为CN200720017131的专利公开了远距离红外激光投射装置,该装置采用特定波长的红外激光作为光源的红外照射灯,主要发光结构包括激光发生器和红外光双透镜,这种利用激光发射红外光的红外光源体积相对比较大,红外光发射功率比较小,光强集中不易散射,对人的眼睛有伤害,不宜于在汽车上安装使用。
申请号为CN200820062766的专利公开的智能补光系统,该系统所用的发光体是LED灯,但这种普通LED灯在夜晚或者天气恶劣的情况下,由于LED灯光通量有限,配合摄像机,很难清楚准确抓拍到车辆牌照。
用于红外补光的红外光源还有红外卤素灯,只使用单个卤素灯,制作专门的反光灯罩,外加透镜,透镜里面装有特制滤光片,滤除50%以上的可见光,可以透射90%以上的红外光。在灯泡前设置两个透镜,出射角为5°和8°,近距离照射采用8°透镜出射,远距离采用5°透镜出射。该灯得缺点是:成本很高,需要外加特制透镜,对耐热性能要求较高。
为了不影响逆向车道驾驶员的视线,普通前大灯近光灯的照射范围只有30米远,所有光线没有直接照射到的地方,驾驶员都很难看清楚,或者根本看不见。远光灯虽然可以增大照射距离,但不能常开,否则会对迎面开来的车辆造成炫目但由于存在晃眼的问题因此只能在很少的情况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驾驶员夜间驾驶能看清楚远方,同时不会对迎面开来的车辆驾驶员造成炫目、晃眼的车载补光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补光系统,包括两个红外补光灯、驱动电源、铝基板、散热器、红外夜视摄像头,所述的红外补光灯设置在汽车雾灯旁侧,所述的红外补光灯包括多个串联的红外LED、罩于多个红外LED外部的透镜,所述的多个红外LED连接在铝基板一侧,所述的散热器连接在铝基板的另一侧,所述的红外夜视摄像头与车载DVD相连接。
所述的散热器为分层环绕散热器。
所述的散热器与铝基板之间通过绝缘导热的硅胶贴合连接。
所述的多个串联的红外LED通过恒流驱动电源驱动。
所述的恒流驱动电源采用型号为CS700C的驱动芯片。
所述的多个红外LED为六个。
所述的红外夜视摄像头将采集的信号传输到车载DVD上并显示。
所述的红外夜视摄像头上设有滤光片,所述的红外夜视摄像头安装在汽车内后视镜与挡风玻璃之间的卡槽内。
一种车载补光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红外补光灯发射红外光照射在路面的障碍物上;
b)障碍物发射红外光给红外夜视摄像头,红外夜视摄像头将图像信号显示在车载DVD上。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和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为了不影响逆向车道驾驶员的视线,该红外补光灯能够照射到150米内的路况,并显示到车载DVD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远处。由于红外LED灯发射的是850nm±20nm的红外光,人眼是看不到的,夜间正常工作时可以代替远光灯,同时又不会对相向而行的行人和驾驶员造成炫目;2、由于元器件通常对热都敏感,长时间的热或过高的热都带来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LED是个光电器件,其工作过程中只有10%~20%的电能转换成光能(红外光效率更低),其余的电能几乎都转换成热能,并且在大功率LED中,大功率LED由于通过的电流较以往的小功率LED大得多。LED在工作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管芯结温迅速上升,LED功率越高,发热效应越大.根据实验测试表明:LED自身温度每上升5摄氏度,光通量就下降3%,本发明中红外LED灯的灯具注意LED光源本身的散热工作,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加大LED光源自身的散热面积,尽量降低LED自身的工作温度,并且最好能将电源部分与光源部分隔开,从而有效增大散热面积,从而降低LED串联等组及电源的工作温度;3、分层环绕散热器采用分层环绕散热片结构,散热片上边放置铝基板,中间有导热绝缘硅胶连接在一起,使得LED芯片发出的热量及时通过管脚和底层铝基板把热量导出到分层环绕散热片,能有效控制LED芯片温度在60℃-80℃,易于抑制红外LED的性能的变化,提高电光转换效率,防止LED芯片迅速老化烧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