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折皱回复性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2126.6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霞;吴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36 | 分类号: | G01N33/36;G01N21/8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折皱 回复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织物折皱回复性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台、摄像机构和织物起皱装置,检测台上放置有织物起皱装置,织物起皱装置的正上方设置有摄像机构;
所述的检测台为表明光滑的平板,平板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可开合的圆形挡板,圆形挡板上放置有织物起皱装置,所述挡板朝向织物起皱装置一侧的圆心处设有用于定位圆柱体的圆柱形凸起,可开合的圆形挡板固定处与检测台面铰链连接,沿挡板圆周方向与固定处相对的一侧设有活动处,活动处通过扣合部件与检测台面相连接;
所述的织物起皱装置包括圆柱体和空心透明玻璃管;
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检测台上的圆形挡板直径,圆柱体的上端面圆心位置设有用于定位待测织物的针状凸起;圆柱体的下端面圆心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凹槽,所述的圆柱形凹槽与挡板上的圆柱形凸起配合;
所述的空心透明玻璃管的直径大于圆柱体直径,空心透明玻璃管的一端开放,在靠近开放端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两条标记线,分别是橡皮筋放置位置标记线和空心透明玻璃管定位标志线,所述的空心透明玻璃管定位标志线位于橡皮筋放置位置标记线的上方;
所述的摄像机构为调好焦距且分辨率不低于1000像素的数码相机。
2.一种织物折皱回复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熨烫好的被测织物裁剪成圆形,且在织物的圆心处打一个小剪口;再将被测织物放在检测台上处于关闭状态的圆形挡板上,且使织物上的剪口位置对准圆形挡板的圆柱形凸起,最后用数码相机对起皱前的织物进行拍照;
步骤2.取走被测织物,将圆柱体放置在圆形挡板上,且使圆柱体的凹槽与圆形挡板的圆柱形凸起相啮合;然后将被测织物放置在圆柱体的上端面,且使织物圆心处的剪口对准圆柱体上端面的针状凸起,最后将一次性橡皮筋套在玻璃管的橡皮筋放置位置标记线上;
步骤3.将套有橡皮筋的玻璃管慢慢置于放有被测织物的圆柱体顶端,并逐渐往下移动,直到玻璃管的定位标志线与圆柱体的上平面平齐时,停止移动玻璃管,此时再将套在玻璃管上的橡皮筋慢慢退下,使橡皮筋滑落并套在置于圆柱体上的被测织物四周,使得被测织物处于起皱状态;
步骤4.维持这种起皱状态5分钟后,用剪刀将被测织物上的橡皮筋剪断,再打开圆形挡板的扣合部件,使圆柱体从打开的圆形挡板处自然垂落下来,这样起皱后的被测织物便停留在检测台上原来放置圆柱体的位置;
步骤5.起皱30秒和5分钟后迅速用数码相机从正上方拍摄织物的折皱形态,分别作为急弹性折皱回复形态图像和缓弹性折皱回复形态图像;
步骤6.将步骤1中得到的织物起皱前图像、步骤5中得到的急弹性折皱回复图像和缓弹性折皱回复图像分别导入AutoCAD软件,并利用此软件的面积查询功能,分别求取织物起皱前图像的像素面积、急弹性折皱回复图像的像素面积和缓弹性折皱回复图像的像素面积,最后通过下式分别计算织物急弹性折皱回复率和缓弹性折皱回复率,急弹性和缓弹性折皱回复率越大说明织物折皱回复能力越好;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1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功耗电子标签系统
- 下一篇:青藤碱衍生物、其盐类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