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浆机的快速制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2168.X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3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梁家文;胡枥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A47J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浆机 快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豆浆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豆浆机制作豆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豆浆机的制浆过程一般包括加热阶段、粉碎阶段和煮浆阶段。在所述加热阶段,豆浆机的加热部件对制浆物料与水的混合物进行加热。在所述粉碎阶段,豆浆机的电机带动粉碎刀具对制浆物料进行粉碎。在所述煮浆阶段,豆浆机的加热部件对浆液进行加热直至豆浆被煮熟。由于加热阶段完成后即进入粉碎阶段,制浆物料可能还没有被充分泡透,导致粉碎阶段时间过长,电机的工作强度过大,对电机的损耗也较大,会影响豆浆机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有些制浆程序在加热阶段之间设置浸泡阶段。虽然有一定的改进,但低温浸泡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将制浆物料泡透,导致制浆时间整体加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豆浆机的快速制浆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豆浆机的快速制浆方法,先后经历以下阶段:
第一制浆阶段:豆浆机的加热部件对制浆物料与水的混合物进行加热直至液温T1,该阶段的时间为t1;
第二制浆阶段:在该阶段制浆物料被进一步浸泡,该阶段的时间为t2;
第三制浆阶段:在该阶段制浆物料被粉碎到预定程度,该阶段的时间为t3;
第四制浆阶段:在该阶段浆液被煮熟,该阶段的时间为t4;
其中,2≤(t1+t2)/t3≤8。
优选地,3≤(t1+t2)/t3≤5。
优选地,2≤(t1+t2)/t4≤5。
优选地,300秒<t1+t2≤720秒。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制浆阶段,所述加热部件对制浆物料与水的混合物进行全功率加热至温度T1,70℃≤T1≤98℃。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制浆阶段液温为T2,70℃≤T2≤98℃。
优选地,80℃≤T2≤98℃。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制浆阶段,所述豆浆机的加热部件对制浆物料与水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使液温保持预定值T2;或者在所述第二制浆阶段,所述豆浆机的加热部件对制浆物料与水的混合物进行加热至碰触防溢电极,而后停止加热,循环若干次。
优选地,t1+ t2+ t3+ t4≤20分钟。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浆阶段设有搅拌步骤。
通过设置对制浆物料进一步浸泡的第二制浆阶段,不仅可使制浆物料被充分泡透、软化、膨胀,可以有效提高后续的粉碎效率,缩短粉碎的时间,进而可以降低电机的工作强度,从而可以降低电机的损耗,延长豆浆机的使用寿命;尤其在粉碎前将制浆物料与水的混合物煮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制浆物料煮熟,进而缩短后续煮浆的时间,从而缩短整个制浆时间。跟加热之前设置浸泡阶段的方案相比,本发明在液温被加热到预定高温时再进一步浸泡制浆物料,制浆物料更容易被泡透、预先煮熟,从而更有利于后续的粉碎和煮浆,从而更加有效地缩短整个制浆时间。
通过在第一制浆阶段设置搅浆步骤,一方面可以使浆液温度均匀,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另一方面,制浆物料被破碎,可以使制浆物料更容易被泡透、软化,从而可以使制浆物料更容易被粉碎,提高粉碎效率,缩短后续的粉碎的时间,降低电机持续工作的强度,进一步保护电机,同时制浆物料更容易被煮熟,从而可以缩短后续煮浆的时间。
在搅浆步骤,可以降低电机的工作功率,可以防止产生过多的浆末,不利于后续的防溢控制。
本发明的制浆方法特别适用于干料制浆。业界普遍认为:制浆物料未经浸泡,不易粉碎,也不利于营养成分的释放,干料制浆耗时长。本发明的制浆方法克服了以上技术偏见,利用干料也能快速制浆,粉碎效果好,制得的豆浆口感也较好。由于利用本发明的制浆方法制浆无需在制浆前对物料进行浸泡,使用更加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制浆物料是指未经浸泡的黄豆、大米、花生、绿豆或者其混合物,即干料。
本发明的豆浆机的快速制浆方法,先后经历以下阶段:
第一制浆阶段:豆浆机的加热部件对制浆物料与水的混合物进行加热直至液温T1,该阶段的时间为t1;
第二制浆阶段:在该阶段制浆物料被进一步浸泡,该阶段的时间为t2;
第三制浆阶段:在该阶段制浆物料被粉碎到预定程度,该阶段的时间为t3;
第四制浆阶段:在该阶段浆液被煮熟,该阶段的时间为t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合成草酰胺连续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