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金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孔肯雅病毒核酸的非诊断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2286.0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8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姚李四;燕清丽;杨鹏飞;张晓龙;曹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12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荧光 定量 pcr 检测 基孔肯雅 病毒 核酸 诊断 方法 | ||
1.纳米金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孔肯雅病毒核酸的非诊断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非诊断性方法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纳米金,来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进行催化和优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诊断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为10nm纳米金。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诊断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1)提取病毒的核酸;2)确定反应体系中纳米金溶液浓度,建立纳米金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3)通过检测未知样品,检测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日本脑炎病毒来验证该反应体系的有效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诊断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扩增具体为配制设定组分浓度的25μL PCR反应体系。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诊断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中,其探针上连接的荧光基团包括FAM-BHQ、FAM-TAMARA。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诊断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适用于ABI实时PCR系统、BioRad 实时PCR检测系统、Stratagene定量多聚酶链反应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2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型背光源装置
- 下一篇:长型发光单元及具有发光功能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