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龙须菜的脱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2638.2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6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戚勃;杨贤庆;李来好;夏国斌;陈胜军;吴燕燕;郝淑贤;马海霞;岑剑伟;黄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337 | 分类号: | A23L1/337;A23L1/015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龙须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食用龙须菜的脱腥方法,适用于龙须菜原藻脱腥。
背景技术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属于红藻门(Rhodophta),杉藻目(Gigartinales),江篱属(Gracialaria Greville),是一种红藻类海洋植物,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藻类。龙须菜在工业上主要用于提取琼胶,部分鲜藻作为水产养殖饵料,民间也有人作为蔬菜食用。
龙须菜中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海藻多糖、矿物质、高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多卤多萜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多种天然活性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热值,高生理活性的营养保健食品,对人类的营养、保健和预防疾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被人们称为“长寿菜”。但是,龙须菜原藻具有特殊的藻腥味,不仅给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也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在龙须菜加工,尤其是龙须菜速食食品,如调味海洋蔬菜、海藻酱等加工过程中,对脱腥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龙须菜脱腥技术是影响龙须菜食用价值的关键技术。由于龙须菜中含有多种腥味成分、结构复杂、腥味重、很难脱除,影响了食品的味道和口感,令大多数人难以接受,限制了龙须菜的食用加工与开发。因此,解决龙须菜的脱腥问题是其加工与应用的首要任务。
国内外已有部分相关海藻和水产品脱腥的文献报道,主要有酸碱盐法,掩蔽法,吸附法,微胶囊法,抗氧化法,微生物发酵法,萃取法,环糊精包埋法,真空脱腥法,酶法脱腥,超滤脱腥,热处理脱腥(高压蒸煮),辐射脱腥等方法。这些方法,主要适用于原料经过组织破碎后再进行脱腥,而对于为保持原料原状或对脱腥试剂敏感的原料,则需研究其他的脱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龙须菜的脱腥方法,解决了龙须菜加工生产技术中藻腥味重的难题,为龙须菜的食品加工与产品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食用龙须菜的脱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
用清水将干品龙须菜清洗干净并沥干;
(2)甘草液浸泡:
以清洗前的干品计,将清洗后的龙须菜与甘草液按照质量体积比以1:12~15 g/mL的比例浸泡于甘草液中,所述甘草液浓度为30 g/L~50 g/L;浸泡时间为10~20 min;浸泡后,捞起、沥干;
(3)臭氧水浸泡:
用浓度为0.2 mg/L ~ 0.5 mg/L的臭氧水,以清洗前的龙须菜干品计,将甘草浸泡后的龙须菜与臭氧水按照质量体积比1:12~15 g/mL的比例投入浸泡,浸泡时间为10~15 min;浸泡后,捞起、沥干。
本发明所述甘草液的制备过程:将甘草或甘草粉与水按照30 g/L~50 g/L的比例混合,加热煮沸后,保持微沸状态60 min ~90 min,冷却、过滤,并用水清洗滤渣,使滤液总体积为煮沸前的加水量,即得浓度为30 g/L~50 g/L的甘草液。
本发明用甘草浸泡后,用水浸洗2~3次后沥干。
本发明用臭氧水浸泡后,用水浸洗2~3次后沥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藻腥味脱除效果明显。本方法采用甘草—臭氧复合脱腥法,可有效去除龙须菜的腥味成分,使龙须菜的气味和口感达到食用范围。该技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单一脱腥法效果不理想或脱腥试剂对龙须菜成分、组织结构的影响。
2.本发明可保持龙须菜原料的完整状态,对龙须菜的组织结构和营养成分无破坏,且操作简单,设备要求和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特点;产品质量稳定,可提高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
3.本发明对龙须菜加工产品的升级,高值化利用,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龙须菜清洗:称取250 g干品龙须菜,用自来水反复清洗至水近清透,捞起,沥干水分。
2、甘草液制备:称取甘草粉90 g,加入3 L水,大火煮沸,改小火保持微沸状态60 min;冷却后,用纱布过滤,再用少量水多次冲洗滤渣,使滤液总体积近3 L,即甘草液浓度记为30 g/ L。
3、甘草液浸泡:将第1步清洗后的龙须菜,倒入第2步制备的3 L甘草液中,浸泡15 min,捞起龙须菜、沥干甘草液,并用水浸洗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