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红外线燃烧器所用的金属复合材料发热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2835.4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年;方松青;李怀峰;贾贵胜;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14 | 分类号: | F23D14/14;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红外线 燃烧 所用 金属 复合材料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燃烧器,特别是一种燃气红外线燃烧器所用的金属复合材料发热板。
背景技术
金属蜂窝体最早用于汽车、摩托车尾气排放净化处理,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用于燃气具燃烧器是近几年的事。
虽然金属蜂窝体较陶瓷蜂窝体不易损坏,但由于金属蜂窝体发热板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缠绕层间连接一体,不仅成本高,而且焊接质量也难以保证,使用中,会因焊接质量不良导致缠绕层间松脱、移位,造成燃烧器不能正常使用。另外,回火问题一直是制约金属蜂窝体在燃气燃烧器上运用的重要原因。
中国专利“用在燃气具燃烧器上的有红外辐射功能的金属蜂窝发热体”(专利号200710028113.2,授权公告号CN100516666C),中国专利“用在燃气用具和燃气设备燃烧器上的高效红外发热体”(专利号:200810025853.5,授权公告号CN10054779C;专利号ZL200810025851.X,授权公告号CN101225958B),分别针对金属蜂窝体在燃气燃烧器运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改进,但这些改进,并没有完全解决焊接成本高、焊接质量不良导致缠绕层间松脱等问题。
本申请人的发明专利申请“红外线燃烧器的泡沫金属发热板”(专利申请号201010562502.5,申请公布号CN102003709A),其中的一项特征就是“泡沫金属发热板的上表面置有金属蜂窝体,或下表面置有金属蜂窝体,或上、下表面均置有金属蜂窝体”,这样,虽然可以有效防止燃烧器使用中的回火问题,但也无法避免使用中金属蜂窝体缠绕层间松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可降低制作成本,又可防止金属蜂窝体缠绕层间松脱、移位,还可有效防止使用中回火的燃气红外线燃烧器所用的金属复合材料发热板。
本发明是对发明专利申请“红外线燃烧器的泡沫金属发热板”(专利申请号201010562502.5,申请公布号CN102003709A)的进一步补充及完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燃气红外线燃烧器所用的金属复合材料发热板,包括有泡沫金属发热板与金属蜂窝体,金属蜂窝体置于泡沫金属发热板上,其特征是:在金属蜂窝体上面还置有金属孔板,所述泡沫金属发热板、金属蜂窝体和金属孔板通过金属板复合连接装置合为一体。
进一步的是,燃气红外线燃烧器所用的金属复合材料发热板可以通过下列特征,实现多种结构:
对于中心部位不带孔的燃气红外线燃烧器所用的金属复合材料发热板,其结构为:
上述金属板复合连接装置包括上连接体、下连接体,所述下连接体上设有金属板放置段,放置段底部设限位凸边;上连接体设有金属板压紧凸边;上、下连接体上均设安装边,安装边上设有数个螺纹孔或圆孔;泡沫金属发热板、金属蜂窝体、金属孔板依次放置在下连接体金属板放置段内,由下连接体的限位凸边和上连接体的金属板压紧凸边夹持在一起,并通过在上、下连接体安装边安装螺钉或铆钉夹紧固定为一体。
或者,金属板复合连接装置由上连接体、下连接体构成;下连接体上设有金属板放置段,放置段底部设限位凸边;上连接体设有金属板压紧凸边;上、下连接体上均设安装边;泡沫金属发热板、金属蜂窝体、金属孔板依次放置在下连接体金属板放置段内,由下连接体的限位凸边和上连接体的金属板压紧凸边夹持在一起,通过对上、下连接体安装边进行翻边铆合,或对上、下连接体安装边进行卷边,或对上、下连接体安装边进行焊接夹紧固定为一体。
或者,金属板复合连接装置由环形圈构成,环形圈下端向内翻边,泡沫金属发热板、金属蜂窝体、金属孔板依次放置在环形圈内,环形圈上端向内翻边,通过压紧上、下翻边,将泡沫金属发热板、金属蜂窝体、金属孔板夹紧固定为一体。
对于中心部位带通孔的燃气红外线燃烧器所用的金属复合材料发热板,其结构为:
上述金属板复合连接装置还包括中心连接体,下连接体底部中间部位设有中心连接体安装定位凸台或安装定位平面,在下连接体底部非中间部位设有多个通孔或多个通槽或多个旋流片;中心连接体主体呈柱状,上端周边设有环形凸边;泡沫金属发热板、金属蜂窝体、金属孔板的中间部位均设有与中心连接体主体形状相同的通孔,中心连接体置入该通孔内,中心连接体环形凸边压在金属孔板上,通过在中心连接体、下连接体的中间部位安装螺钉或铆钉,将中间连接体与不同结构金属板合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8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热交换机
- 下一篇:纸基摩擦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