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低反射率连接桥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3181.7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吕岳敏;林钢;吴锡淳;朱世健;黄贵松;孙楹煌;林铿;林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反射率 连接 单片 电容 触摸屏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反射率连接桥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无线行动通讯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电子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作为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设置在显示屏幕前的触摸屏作为输入装置。现有的触摸屏大致可分为电容式、电阻式、感光式等类型。其中,电容触摸屏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类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中。电容触摸屏的特点是透过率高且触摸施压不必用力,可以抵御恶劣的外界环境,例如:水,温度变化,潮湿,故使用寿命长,工作时还可以实现多个触摸点的同时探测,操作使用更为人性化。
电容触摸屏一般设计为内基板和外基板的贴合体,其中内基板表面设置有感测电极层及相应的电路,起到感应触摸的作用,而外基板则用于保护感测电极层,以及,常常在外基板上设置有遮掩层、图案层,起到美观的作用。
随着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发展,其要求所装配的电容触摸屏越来越轻薄,由于上述电容触摸屏至少包含有两层基板,厚度较大,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有人提出了单片式的电容触摸屏。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将感测电极层设置在外基板的背面,因此只需采用一片基板,其厚度可以进一步降低,满足信息产品的轻薄化发展。
感测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多个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测电极,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相互交错形成感应阵列;各个第一感测电极之间互相电性不连接,各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互相电性不连接,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电性不连接。当操作者以手指接触 触控屏时,接触点处的第一、第二感测电极的电容发生变化,通过电路检测,就可以判断触摸的发生以及接触点的坐标。为了将电容触摸屏设计为透明的,上述第一、第二感测电极往往采用透明导电膜,如氧化铟锡(ITO)制作而成。
对于单片式电容触摸屏来说,需要将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设置在基板的背面,其中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为采用同一层透明导电膜形成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使得第一、第二感测电极具有光学一致性,由于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之间存在交叉,因此在交叉处还设计有跳线结构,使得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在各自的方向上导通,并且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短路。
跳线结构一般包含由绝缘层(绝缘垫块)隔开的底部连接和顶部连接,其分别用于连接被交叉点分开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底部连接和顶部连接的其中一个可以由透明导电膜形成,另外一个则采用金属膜形成,我们将这种金属膜形成的连接称为金属连接桥,其一般设计为一定宽度的直条形。金属膜可以为单质金属或合金构成的单层或多层膜,一般还用于形成触摸屏周边的低电阻线路。
在上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中,由于金属膜的反射率比较高,金属连接桥的反射光往往容易被操作者所觉察,影响到操作者对透过电容触摸屏的显示画面的观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低反射率连接桥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这种具有低反射率连接桥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能够降低金属连接桥的反射光,使得操作者能够更清晰地观看透过电容触摸屏的显示画面,视觉效果良好。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低反射率连接桥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包括一基板和设置在基板内侧的感测电极层,感测电极层包括一图形化透明导电膜,以及与图形化透明导电膜相结合的跳线结构,其特征是:
所述图形化透明导电膜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队列,每个第一电极队列由多个第一电极块按第一方向排列而成;在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电极队列之间定义出的第二电极队列配置区;多个第二电极队列,每个第二电极队列由多个设置在第二电极队列配置区的第二电极块按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排列而成;
所述跳线结构包括:
底部连接、绝缘垫块和跳线连接;底部连接附着在所述基板上;绝缘垫块设于底部连接的内侧;跳线连接跨过绝缘垫块,并与底部连接交叉设置;
跳线结构设置在每个第一电极队列与第二电极队列的交错位置;同一第一电极队列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块通过底部连接相互连接;相应的第二电极队列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块通过跳线连接相互连接;
底部连接或跳线连接的其中一个由透明导电膜形成,另外一个则是由金属膜形成的金属连接桥;
还包括低反射率膜层,低反射率膜层设置在金属连接桥上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未经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3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局域网中优化安全任务的执行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换热装置